即时通信软件表情图标呈现方式的研究

表情图标论文 即时通信软件论文 呈现方式论文 自适应论文 操作绩效论文
论文详情
表情图标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尤其是以即时通信软件(IM,instant messaging)为平台的交流中被广泛使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IM表情图标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首先对IM表情图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然后研究IM表情图标不同呈现方式对用户操作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并确定较优设计。本研究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用户使用IM表情图标过程中遇到的可用性问题及使用习惯。研究二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实验一有组织与无组织的呈现方式的操作绩效及满意度比较,明确IM表情图标有组织的呈现方式的必要性;再通过实验二研究按使用频率组织与按类别组织两种有组织的呈现方式对操作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实验三研究固定方式与自适应方式对操作绩效及满意度的影响,并确定较优的设计方式。最后基于以上结果对IM表情图标呈现方式提出相关的设计准则。由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IM表情图标外观易区分,可理解性较高;在呈现方式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存在改进的必要。(2)IM表情图标有组织方式操作绩效优于无组织方式,用户对有组织的呈现方式更满意。(3)按类别组织方式操作绩效优于按使用频率组织,用户对按类别组织的呈现方式更满意。(4)自适应方式增加快捷区的设计,在提高快捷区操作绩效的同时,会降低主界面的操作绩效;自适应方式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学习成本。(5)自适应方式的主观体验优于固定方式,在操作绩效上无显著差异。自适应方式能够减少用户操作步骤,降低认知负荷,提高用户的主观满意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8页
2 研究背景第8-16页
    2.1 相关研究第8-13页
        2.1.1 网络表情图标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2.1.2 图标可用性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2.1.3 自适应界面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2.2 问题的提出第13页
    2.3 研究构思第13-14页
    2.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页
        2.4.1 研究目的第14页
        2.4.2 研究意义第14页
    2.5 研究特点第14-16页
3 实验研究第16-38页
    3.1 研究一:问卷调查第16-20页
        3.1.1 调查目的第16页
        3.1.2 调查方法第16-17页
        3.1.3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17-19页
        3.1.4 结论第19-20页
    3.2 实验一:有组织与无组织方式对操作绩效及满意度的影响第20-25页
        3.2.1 实验目的第20页
        3.2.2 实验方法第20-22页
        3.2.3 实验结果第22-24页
        3.2.4 结果讨论第24页
        3.2.5 结论第24-25页
    3.3 实验二:按使用频率组织与按类别组织方式对操作绩效及满意度的影响第25-31页
        3.3.1 阶段一第25-26页
            3.3.1.1 被试第25页
            3.3.1.2 问卷及实施第25页
            3.3.1.3 结果第25-26页
        3.3.2 阶段二第26-31页
            3.3.2.1 实验被试第26页
            3.3.2.2 实验设备及实验软件第26页
            3.3.2.3 实验材料第26-27页
            3.3.2.4 实验变量及设计第27页
            3.3.2.5 实验任务第27-28页
            3.3.2.6 实验流程第28页
            3.3.2.7 实验结果第28-29页
            3.3.2.8 讨论第29页
            3.3.2.9 结论第29-31页
    3.4 实验三:固定与自适应方式对操作绩效及满意度的影响第31-38页
        3.4.1 实验目的第31页
        3.4.2 实验方法第31-33页
        3.4.3 实验结果第33-36页
        3.4.4 结果讨论第36页
        3.4.5 结论第36-38页
4 总讨论第38-40页
    4.1 不同呈现方式的比较第38-39页
    4.2 图标因素的影响第39页
    4.3 基于实验结果的设计准则第39-40页
5 总结论第40-41页
6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1-43页
    6.1 研究不足第41页
        6.1.1 实验材料方面第41页
        6.1.2 实验环境方面第41页
    6.2 研究展望第41-43页
        6.2.1 自适应方式研究第41页
        6.2.2 基于不同产品的研究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录第48-6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4900,这篇论文共6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