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催化中稀土及过渡金属催化材料作用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DFT论文 铈基储氧材料论文 CO氧化论文 NO氧化论文 过渡金属催化剂论文
论文详情
汽车尾气排放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可以把尾气主要污染物CO、HC、NOX同时转化为二氧化碳(CO2)、氮气(N2)和水(H2O)。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一般由载体、活性涂层和活性组分组成,其中活性涂层主要由氧化铈基储放氧材料和氧化铝组成;活性组分主要是Pt、Pd、Rh等贵金属。随着节能减排标准的提高以及降低催化剂成本的要求,目前该催化剂存在三个要解决的关键问题:(i)氧化铈基储放氧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关系的确定和高性能储放氧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以降低贵金属用量等;(ii)贫燃(富氧)条件下NOx的消除;(iii)低温催化剂设计以提高冷启动阶段催化剂催化活性。针对这几个问题,本文以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计算为手段,从原子尺度研究稀土铈基氧化物及贵金属催化材料的功能调控机制,探索NOx消除过程中关键步骤—NO氧化催化剂的设计和催化理论构建,并研究了几个典型催化剂在CO和碳氢化合物低温催化氧化中的活性根源和结构性能关系,为设计密偶/前置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了以下主要的研究结果。铈基材料表面氧空穴生成、电子结构及迁移机制:(i)利用DFT+U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二氧化铈Ce02(111)表面单个表面氧空穴的电子及几何结构。发现:伴随氧空穴的生成,2个剩余电子可以以多重方式局域在氧空穴周围不同的Ce4+离子上。我们指出4f电子存在多重构型的原因在于表面几何弛豫和二氧化铈4f电子强烈的局域性质。(ii)在Ce02(111)表面上,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表面氧扩散机理:两步交换机理,阐述了Ce02具有优秀储放氧性能的动力学机制。最直观的表面氧原子跳跃机理拥有很高的能垒(1.60 eV),因而在低温过程中很难发挥作用,而两步交换机理中完成扩散需要的最高能垒为0.61 eV。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氧空穴扩散能垒的掺杂原则。(iii)研究了CeGeO4最稳定表面(101)与NH3的相互作用。在实验温度下,CeGeO4(101)表面氧可以氧化NH3生成NOx和H2O同时生成表面氧空穴;电子结构分析指出,伴随氧空穴的的生成,CeGeO4(101)表面会有Ce3=和Ge2=生成,并且Ge4+显示出更强的接收电子还原为Ge2+的能力。在温度达到GeO气化温度时,Ge2+可能以GeO形态气化移离而造成CeGeO4分解生成泡沫状CeO2。CexZr1-xO2的储放氧性能研究:(i)研究了不同铈锆比对CexZr1-xO2储放氧性能(OSC)的影响。研究发现ZrO2掺杂量为50%的铈锆固溶体具有最低的空穴生成能。氧空穴生成能主要包括键能项Ebond和结构弛豫能项Erelax,其中Erelax是影响氧空穴生成变化趋势的关键因素,其大小由氧空穴邻近的拓扑结构决定。(ii)铈锆比相同但晶相不同(Ce、Zr离子排列方式不同)的CexZr1-xO2拥有不同OSC性能。相比其他结构的铈锆(1:1)固溶体,κ相铈锆固溶体(κ-Ce2Zr2O8)具有超高的储放氧性能(Ce效率为89%)。基于DFT计算,我们从原子尺度研究了κ-Ce2Zr208高OSC性能的根源,发现:在κ-Ce2Zr2O8晶相中与4个Zr4+成键的晶格氧处(Ob)最容易生成氧空穴,结构弛豫在决定氧空穴生成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结构驰豫是高度局域的。局域结构弛豫和局域弛豫单元数量的最大化是决定x-Ce2Zr2O8拥有优秀OSC性能的关键角色,该结构特征对于进一步设计高性能OSC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贵金属及氧化物催化NO氧化:(i)利用DFT理论计算和微动力学,研究了NO在Ru, Rh, Pd, Os, Ir和Pt表面上催化氧化的活性趋势。在典型实验条件下,活性随金属位置成火山型曲线变化,并且最佳活性组分对O原子吸附能应该位于Ir和Pt之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催化活性趋势由反应能垒和金属表面空位覆盖度之间的竞争决定;考虑到在催化体系中,常见双原子分子的解离,如N2,O2和CO等,遵循相同的Br(?)nsted-Evans-Polanyi关系,我们提出了表而空位覆盖度在影响活性变化趋势中的关键角色,并推导分析了表面空位覆盖度的表达式及意义。(ii)实际过量氧条件下,金属催化可能会被氧化,我们因此进一步研究了NO在金属氧化物(PtO2,IrO2,OsO2)上的催化氧化,提出了NO氧化微动力学模型。在典型的实验条件下,IrO2(110)比PtO2(110)和OsO2(110)展示出更高的催化NO氧化的活性;与对应的金属Pt(111),Ir(111)和Os(0001)相比,PtO2(110)催化NO氧化的活性下降,但有趣的是IrO2(110)和OsO2(110)的催化活性更高。低温CO和HC催化氧化—金及四氧化三钴催化剂:作为当前最好的两类CO低温氧化催化剂-—Au和Co3O4,了解其结构与性能关系并理解其催化原理对于进一步设计低温催化剂是必要的。对于金催化剂,我们研究了负载在anatase-TiO2(101)表面和块状Au基底上的多种Au薄膜结构及其对低温CO氧化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整(flat)和阶梯状(stepped)的金膜结构上O2分子很难吸附,即使是金膜负载在具有较强电子促进作用的高度还原态TiO2(101)表而上也不行。有趣的是,在氧化物或Au块体上负载的线性结构Au膜能够较强地吸附CO和O2;动力学估计显示此结构拥有很高的低温CO氧化催化活性。进一步地我们给出了TiO2的载体效应:还原态的TiO2(101)表面能够分散Au原子而稳定膜结构的生成;在低的Au覆盖度时,TiO2(101)可以作为模板而有利于Au原子线性结构排列。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普遍规则以理解Au结构-活性关系。对于CO3O4催化剂,通过研究其常见表面(110)-A,(110)-B,(111)和(100)上的CO氧化反应机理,发现,(i)表面的活性位是Co3+以及其附近的与3个Co3+成键的三配位表面氧O3c;(ii)(110)-A面的活性最强;(iii)通过比较MnO2(110),Fe3O4(110),CuO(110)和CuO(111),提出了CO吸附强度、CO与晶格氧的反应能垒以及氧化物氧化还原能力,这三个因素是影响氧化物活性的重要因素;(iv)H2O的存在导致了表面OH和碳酸氢根HC03-的生成是造成Co3O4失活的两个关键因素。但是H2O对于后过渡金属催化剂(Pt、Pd等)具有促进作用,我们认为金属氧化物和金属表面羟基的势能面平滑程度差异是造成不同效果的重要原因。CO3O4(110)能够在0℃温度下催化乙烯CH2CH2燃烧。对于这个令人意外的现象,在CO氧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其中的催化机制和C-C键断键模式。我们发现一般的C-C断键方式(CHxCHy→CHx+CHy)低温条件下无法在Co3O(110)表面上进行,乙烯C-C键的断裂需要通过脱氢-氧化过程生成CHOCO物种而完成。对于其中的催化机制,我们从Co3O4(110)表面孤立的Co3+配位结构和中间物种C原子价键饱和性方面予以了分析。Co3O4(110)具有这种C-C断键模式而能在低温下催化乙烯燃烧的原因可以归结为:Co3O4(110)具有足够的对CH2CH2分子的吸附能力、晶格氧氧化能力和一定的碱性(有利于脱氢进行)。揭示的C-C断键模式对于碳氢化合物低温催化剂的设计可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39页
    1.1 稀土储氧材料在汽车催化剂中的作用第16-19页
        1.1.1 技术背景第16-18页
        1.1.2 稀土材料介绍第18-19页
        1.1.3. 稀土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基础研究现状第19页
    1.2 贫燃条件下NO_x的消除第19-21页
    1.3 发展低温催化剂的必要性:三元催化剂在汽车冷启动阶段的效率问题第21页
    1.4 CeO_2及Ce_(1-x)Zr_xO_2储放氧机理及催化性能基础研究进展第21-28页
        1.4.1 CeO_2体系计算方法介绍第21-23页
        1.4.2. 储放氧性能研究第23-25页
        1.4.3. CeO_2与小分子的作用第25-26页
        1.4.4 CeO_2与Au、Pt、Pd等金属的相互作用第26页
        1.4.5 CeO_2-ZrO_2复合氧化物储放氧性能第26-28页
    1.5 CO低温氧化催化剂:金催化剂高活性影响因素第28-29页
        1.5.1 配位数效应第28页
        1.5.2 界面模型第28-29页
        1.5.3 量子尺寸效应第29页
        1.5.4 价态效应第29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9页
第2章 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第39-55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第39-44页
        2.1.1 Hohenberg-Kohn定理第40页
        2.1.2 Kohn-Sham方程第40-44页
    2.2 周期性超元胞模型和平面波方法第44-46页
    2.3 赝势理论第46-48页
        2.3.1 模守恒赝势第47-48页
        2.3.2 超软赝势第48页
    2.4 化学活性基础理论第48-50页
        2.4.1 过渡态理论和Arrhenius公式第48-49页
        2.4.2 Marcus理论第49-50页
    2.5 软件包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第3章 稀土铈基氧化物表面氧空穴生成及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第55-74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计算方法及模型第55-56页
    3.3 CeO_2(111)表面氧空穴电子结构:4f电子的多重分布构型及意义第56-61页
        3.3.1 表面氧空穴的特殊电子结构第56-57页
        3.3.2 4f电子多重分布方式对活化O_2分子的贡献第57-59页
        3.3.3 4f电子多重分布方式存在原因的讨论第59-61页
    3.4 CeO_2(111)表面氧空穴迁移机制第61-66页
        3.4.1 氧空穴迁移机理确定第62-64页
        3.4.2 分析及讨论第64-66页
    3.5 表面氧空穴诱导复合氧化物分解制备新型CeO_2第66-69页
    3.6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第4章 铈锆固溶体储放氧性能的理解:氧空穴生成能分解模型及应用第74-90页
    4.1 Zr掺杂量对铈锆固溶体储放氧性能的影响及理解:氧空穴生成能分解模型第74-80页
        4.1.1 引言第74页
        4.1.2 模型及计算方法第74-76页
        4.1.3 结果与讨论第76-79页
        4.1.4 小结第79-80页
    4.2 κ-Ce_2Zr_2O_8优越储放氧性能的原理:最大化局域的结构弛豫第80-86页
        4.2.1 引言第80-81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81-86页
        4.2.3 小结第86页
    4.3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第5章 铂系金属催化NO氧化的活性趋势第一性原理研究:表面空位覆盖度的理解及推论第90-104页
    5.1 引言第90-91页
    5.2 计算方法和模型第9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1-99页
        5.3.1 吸附能和能垒计算第91-93页
        5.3.2 反应动力学第93-95页
        5.3.3 讨论第95-99页
        5.3.4 扩展研究第99页
    5.4 结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第6章 NO在金属氧化物上的催化氧化:第一性原理结合微动力学研究第104-119页
    6.1 引言第104-105页
    6.2 模型和计算方法第105页
    6.3 计算结果第105-111页
        6.3.1 金属氧化物生成热力学估计第105-106页
        6.3.2 洁净MO_2(110)表面结构第106-107页
        6.3.3 中间物种的吸附第107-108页
        6.3.4 反应能垒确定第108-109页
        6.3.5 动力学估计第109-111页
    6.4 讨论第111-114页
        6.4.1 金属氧化物表面NO氧化活性趋势第111页
        6.4.2 金属氧化物与相应金属间的活性对比第111-113页
        6.4.3 Pt催化剂失活机理第113-114页
    6.5 结论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第7章 低温CO氧化:金催化剂结构与活性关系第119-137页
    7.1 引言第119-120页
    7.2 计算方法和模型第120-121页
    7.3 结果和讨论第121-131页
        7.3.1 Anatase-TiO_2(101)表面金膜结构第121-125页
        7.3.2 Anatase-TiO_x(101)负载的金膜活性第125-126页
        7.3.3 纯金体系第126-127页
        7.3.4 动力学分析第127-129页
        7.3.5 Au活性原因第129-130页
        7.3.6 结构和载体效应第130-131页
    7.4 结论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7页
第8章 CO和C_2H_4低温氧化:Co_3O_4催化剂活性和失活机制研究第137-171页
    8.1 引言第137-139页
    8.2 表面模型与计算方法第139-140页
        8.2.1 表面模型第139-140页
        8.2.2 计算方法第140页
    8.3 Co_3O_4催化CO低温氧化机制及失活研究第140-156页
        8.3.1 Co_3O_4催化剂表面活性第140-146页
        8.3.2 H_2O诱发的失活机制第146-152页
        8.3.3 扩展讨论第152-156页
    8.4 介孔Co3O4催化乙烯0℃燃烧第156-163页
    8.5 结论第163-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1页
结论第171-174页
在读博士期间所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174-176页
致谢第17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4001,这篇论文共17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52.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