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影响下渤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机制

污染物(氮、磷、镉、汞、铅和石油烃)论文 渔业资源衰退论文 复合污染论文 Ecopath论文 渔业捕
论文详情
本文以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渤海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对历史资料的集成研究,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渤海氮、磷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以真鲷、黑鲷、日本对虾、四角蛤蜊和毛蚶等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作为生物指标种,运用加速生命试验法模型、复合污染效应加和模型和不同生活史生物幼体阶段存活率与其种群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估算了渤海近岸海域海水镉、汞、铅和石油烃复合污染对渤海常见鱼类、甲壳类和双壳类长期死亡率和种群增长率的影响;并运用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揭示了近50年来渔业捕捞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剖析了近50年来渤海渔业资源的深刻变化特征,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结果和认识。主要结论如下:1.渤海海水中氮浓度的增加、磷浓度的降低导致更易受磷限制的角毛藻属优势地位降低、而更易受氮限制的梭状角藻和叉状角藻等不利于高营养级渔业资源生物生长的浮游植物种类优势地位升高,渤海湾海水镉、汞、铅和石油烃复合污染导致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种群增长率明显降低,氮、磷、重金属和石油烃污染是导致渤海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环渤海地区污水处理量、农用化肥的施用量和黄河入海径流量对近30年来渤海氮、磷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渤海氮、磷变化致使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盐由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氮限制、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氮-磷共同限制转变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磷限制。运用半饱和吸收常数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较高的磷酸盐半饱和吸收常数和较低的硝酸盐半饱和吸收常数的浮游植物优势种(如角毛藻)优势地位下降,而具有较低的磷酸盐半饱和吸收常数和较高的硝酸盐半饱和吸收常数的浮游植物优势种(如梭状角藻和叉状角藻)优势地位升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朝着对高营养级渔业资源生物不利的方向发展。加速生命试验法模型(Accelerated Life Testing model)结果显示,1996-2005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镉、汞和铅平均浓度均已超过其对渤海湾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安全浓度;在1996-2005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镉、汞、铅和石油烃平均浓度下,鱼类的长期死亡率分别为4.5%、16.3%、0.0%和12.0%,甲壳类的长期死亡率分别为0.4%、7.9%、0.3%和6.6%,双壳类的长期死亡率分别为10.5%、0.2%、0.2%和2.3%。效应加和模型(Independent Action model)的估算表明,在镉、汞、铅和石油烃组成的复合污染条件下,渤海湾常见鱼类、甲壳类和双壳类的长期死亡率分别为29.7%、14.6%和12.9%,其种群增长率分别降低约6.4%、14.6%和12.9%。复合污染是导致渤海湾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因素。2.渔业捕捞通过改变渤海生态系统关键功能组、降低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及减弱生态系统的负反馈作用和稳定性,导致渤海生态系统特别是较高营养级渔业生物种群的重大失调,渔业捕捞是导致渤海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因素。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显示,由于过度的渔业捕捞,渤海生态系统最关键的功能组已由20世纪50年代末的高营养级游泳动物食性鱼类,转变为20世纪80年代初和20世纪90年代中等营养级的底栖大型甲壳类。近50年来渤海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在波动中显著下降,尤其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的下降最为明显。近50年来渤海生态系统的总能流量、总生物量、流向碎屑的能流量、TPP/TR值、费恩循环指数、费恩路径长度和生态网络的聚合度等均呈现较大的波动,渤海生态系统的TPP/TR值都明显大于1。日益增长的捕捞强度导致渤海生态系统负反馈调节功能降低,目前渤海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期。3.近几十年来渤海底栖食物链渔业资源衰退明显,渤海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处于下降趋势。淡水输入量、上行生物饵料提供量与水体硅的减少以及水体氮磷比与铅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降低。将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渤海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化为浮游食物链、底栖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三条食物链。浮游食物链渔业资源已取代底栖食物链渔业资源成为最主要的渔业资源,碎屑食物链渔业资源生物量百分比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已成为继浮游食物链渔业资源的第二大类渔业资源。渔业捕捞、渤海次级生产力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渤海主要渔业资源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1956-2000年间,渤海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Y)与公元年份(X)具有Y=-0.008X+19.777(R=-0.710,n=41,sig.=0.000)的统计关系,渤海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每年下降约0.0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渤海生态系统内部较高营养级渔业资源生物群落的衰退和较低营养级渔业资源生物群落相对生物量的增加是造成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降低的根本原因。淡水输入量、硅浓度和上行生物饵料提供量的降低以及N/P比和铅浓度的升高通过直接或间接影响渤海生态系统内部主要渔业资源结构变化进而导致了渤海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降低。4.人类活动排污已对渤海湾浮游植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环境污染引起的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可进而导致渤海湾底栖动物食性鱼类的衰退。2008年4月渤海湾浮游植物仍以硅藻为主;甲藻细胞丰度百分比较低,其高值区位于渤海湾口南北沿岸直接或间接受滦河或黄河径流输入的影响较为显著的区域,磷酸盐是影响硅藻和甲藻细胞丰度百分比的重要因素。2008年4月渤海湾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有较为一致的分布,磷酸盐、铬和汞是直接或间接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综合运用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种类个体的对数正态分布和K-优势度曲线等方法的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4月渤海湾污染较重的海域主要位于曹妃甸港口邻近海域、黄骅港邻近海域和渤海湾口邻近黄河口的海域等直接或间接地受人类活动较大影响的海域。人类活动排污引起的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可进而导致渤海湾底栖动物食性鱼类的衰退。1998年至2006年渤海湾平均网产渔业资源量明显降低,营养级较高的底栖动物食性鱼类的优势地位已逐渐被较低营养级的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所代替,渔业资源生物平均营养级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渔业资源呈现继续衰退的趋势。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图表目录第14-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7页
    第一节 海洋渔业资源概况第18-22页
        1. 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现状与变化趋势第18-19页
        2.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第19-22页
    第二节 渤海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第22-27页
        1. 渤海区域特征第22页
        2. 渔业资源生物量的变化第22-23页
        3. 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第23-24页
        4. 渔业资源生物体长、体重、年龄和繁殖力的变化第24页
        5. 渔业生态环境质量和渔业捕捞强度的变化第24-27页
    第三节 人为活动及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第27-35页
        1. 环境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第27-29页
        2. 河流径流输入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第29-30页
        3. 渔业捕捞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第30-31页
        4. 气候变化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第31-35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5-37页
第二章 渤海氮、磷及主要渔业资源生物群落变化第37-75页
    第一节 渤海氮、磷浓度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第37-46页
        1. 渤海海水氮磷的浓度第38-40页
        2. 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盐第40-43页
        3. 氮、磷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43-46页
    第二节 渤海主要渔业资源结构的演变分析第46-54页
        1. 渤海鱼类聚类分析第46-48页
        2. 渤海简化食物网第48-49页
        3. 主要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第49-54页
    第三节 近50 年来渤海渔业资源结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54-62页
        1. 渤海捕捞渔获物营养级的变化第54-56页
        2. 渤海捕捞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6-62页
    第四节 渔业捕捞对渤海渔业资源及生态系统影响的模型研究第62-75页
        1. 模型原理及参数设置第62-65页
        2. 不同捕捞水平下渤海生态系统属性指标的变化分析第65-71页
        3. 渔业捕捞对关键功能组变化的影响第71-72页
        4. 渔业捕捞对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第72-73页
        5. 渔业捕捞对渤海生态系统属性的影响第73-75页
第三章 汞、镉、铅和石油烃污染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影响第75-105页
    第一节 汞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影响第75-85页
        1. 渤海海水和沉积物中汞的浓度第76-79页
        2. 渤海生物对汞的积累规律第79-82页
        3. 汞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致死效应第82-85页
    第二节 石油烃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影响第85-93页
        1. 渤海海水石油烃浓度的变化第85-87页
        2. 生物体对石油烃的积累第87-89页
        3. 石油烃对渤海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致死效应第89-93页
    第三节 镉、汞、铅和石油烃复合污染对渤海湾常见渔业资源生物的影响初探第93-105页
        1. 模型原理第94-95页
        2. 近10 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海水中镉、汞、铅和石油烃的变化第95-96页
        3. 镉、汞、铅和石油烃对生物的长期致死率第96-101页
        4. 镉、汞、铅和石油烃对生物的复合污染效应第101-105页
第四章 渤海湾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现状分析第105-130页
    第一节 渤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第105-114页
        1. 采样与分析第105-106页
        2. 渤海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第106-108页
        3. 不同站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变化第108-110页
        4. 渤海湾各站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第110-111页
        5. 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第111-114页
    第二节 渤海湾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第114-125页
        1. 采样与分析第114-116页
        2.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第116-121页
        3. 与运用化学指标评价结果的比较第121-125页
    第三节 渤海湾渔业资源现状第125-130页
        1.1998 -2006 年渤海湾渔业资源量的变化第125页
        2.1998 -2006 年渤海湾夏秋季渔业资源结构的变化第125-130页
结语第130-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8页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8902,这篇论文共14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4.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4.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