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低温吸氧特性实验研究

煤论文 物理吸附论文 氧气论文 影响因素论文
论文详情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煤层自然发火十分严重,由自燃引起的矿井火灾严重威胁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研究煤自燃理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煤自燃首先要煤氧接触,发生物理吸附氧,进而发生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引起煤体升温,最终导致煤自燃。物理吸附是煤氧复合反应的第一阶段,因此研究煤低温吸氧特性对于研究煤的自燃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煤分子结构、氧分子结构模型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煤物理吸附氧的机理,得出煤氧接触的过程中,煤分子的非芳香结构首先遭到破坏,非芳香结构中的某些烷基侧链、桥键和含氧官能团是煤与氧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的导因。利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孔隙结构分析、电镜扫描、真密度测定以及红外光谱等实验,研究了18个不同地区煤样的物理化学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ZRJ-1煤自燃性测定仪,运用煤氧吸附过程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煤吸附氧过程的特征曲线,得出不同变质程度、不同粒度、不同温度和不同氧浓度条件对煤氧吸附规律的影响。最后结合煤物理化学特性实验,分析探讨了煤质特征、变质程度、孔隙率、官能团等内部因素对煤吸附氧特性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煤氧吸附机理,为研究煤自燃机理、开发定量评价、预测和阻化煤自燃的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4页
        1.2.1 煤自燃发火机理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吸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煤吸附氧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目标第15页
        1.3.3 研究方案第15-16页
        1.3.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2 煤氧吸附机理第18-33页
    2.1 煤分子的结构特性第18-21页
        2.1.1 煤基本结构单元中的边缘基团第18-19页
        2.1.2 基本结构单元的主体结构第19-20页
        2.1.3 煤分子的交联键第20页
        2.1.4 煤分子中的低分子化合物第20页
        2.1.5 自燃煤的表面分子结构第20-21页
    2.2 氧分子结构特性第21-24页
    2.3 煤表面分子的活性基团第24-27页
        2.3.1 类似有机结构的氧化特性第24-26页
        2.3.2 煤表面分子的活性基团第26-27页
    2.4 煤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第27-32页
        2.4.1 对单氧分子的吸附第28-29页
        2.4.2 对两个氧分子的吸附第29页
        2.4.3 对多个氧分子的吸附第29-32页
    2.5 小结第32-33页
3 煤的物理化学特性实验分析第33-46页
    3.1 工业分析实验及分析第33-36页
        3.1.1 煤的水分分析第34页
        3.1.2 煤的灰分第34-35页
        3.1.3 煤的挥发分第35页
        3.1.4 煤的固定碳含量第35-36页
        3.1.5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结果第36页
    3.2 煤样元素分析实验及分析第36-38页
        3.2.1 元素分析实验原理第36-38页
        3.2.2 元素分析实验结果第38页
    3.3 煤的孔隙结构及表面性质测定第38-40页
        3.3.1 煤样孔隙结构测定实验第38-39页
        3.3.2 煤样孔隙结构测定实验结果第39-40页
    3.4 扫描电镜分析第40-42页
        3.4.1 实验第40页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3.5 真密度测定第42-43页
        3.5.1 真密度实验第42页
        3.5.2 实验结果第42-43页
    3.6 红外光谱实验分析第43-45页
        3.6.1 红外光谱实验第43-45页
        3.6.2 实验结果分析第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煤吸附氧的影响分析第46-69页
    4.1 煤吸附氧实验第46-52页
        4.1.1 实验仪器及原理第46-47页
        4.1.2 煤样制备第47页
        4.1.3 实验步骤第47-48页
        4.1.4 实验设计及条件第48-49页
        4.1.5 吸氧量的计算第49-50页
        4.1.6 过程分析法介绍第50-52页
    4.2 外部因素对煤吸附氧的影响第52-60页
        4.2.1 粒度对煤吸附氧的影响第52-55页
        4.2.2 温度对煤吸附氧气的影响第55-59页
        4.2.3 氧气浓度对煤吸附氧气的影响第59-60页
    4.3 煤的内在因素对煤吸附氧的影响第60-68页
        4.3.1 煤的变质程度对煤吸附氧的影响第61页
        4.3.2 煤的组成对煤吸附氧的影响第61-63页
        4.3.3 孔隙率对煤吸附氧的影响第63-64页
        4.3.4 官能团对煤吸附氧的影响第64-65页
        4.3.5 过程分析法分析煤吸附氧的影响第65-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结论第69-71页
    5.1 主要结论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0003,这篇论文共7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2.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