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夏玉米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密度论文 栽培模式论文 叶面积论文 光合特性参数论文 产量论文
论文详情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玉米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密植、优化栽培模式是实现高密度下玉米高产稳产重要途径,研究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玉米生产中具有指导意义。在陕西杨凌进行了2种栽培模式(等行距栽培、宽窄行栽培模式),5个密度(4.5-10.5万株/hm2)试验,调查了叶面积、光合特性参数、叶片SPAD值及产量性状,并在陕西宜君县、澄城县、黄龙县、临渭区和陈仓区等5个地点进行多点验证。为进一步明确玉米密度、行距配置和产量和之间的关系,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理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杨凌试验站,采用宽窄行栽培模式在4.5万株/hm2-10.5万株/hm2与等行距栽培模式相比分别增产1.01%、5.72%、8.94%、13.95%、22.23%,平均增产9.43%,适宜栽培密度提高0.52万株/hm2。穗粒数、千粒重平均增加0.78%、1.32%,秃尖率、空杆率、倒伏率平均减少10.2%、10.94%、12.36%。在其余五个试验地的对比试验中,澄城、黄龙、宜君、陈仓、临渭产量分别增加18.92%、16.01%、4.82%、2.04%、3.46%,最适宜密度均在7.5万株/hm2。故采用宽窄行栽培模式,可以通过适量提高种植密度而增加群体产量,更适于进行高产栽培。2、随着密度的升高,叶面积指数持续增大;宽窄行栽培模式下叶面积指数在大口期、吐丝期、吐丝后25天较等行距栽培模式分别增加9.84%、10.65%、8.66%,群体适宜叶面积指数为5.35大于等行距栽培模式下的4.62,提高了15.30%。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宽窄行栽培模式下净同化率下降缓慢,作物生长率在吐丝后25天、成熟期分别提高20%、42%。3、采用宽窄行栽培模式和等行距栽培模式相比,拔节期、大口期、吐丝期、吐丝后25天的地面透光率增幅为9.26%、8.36%、31.90%、39.33%,而穗部透光率在吐丝期、吐丝后25天分别增加15.34%、15.21%;在吐丝期、吐丝后25天的最适宜地面透光率相对更高,表明宽窄行栽培模式更适宜高密度种植,密度约7.5万株/hm2,优于等行距栽培模式的6.2万株/hm2。吐丝期、吐丝后25天,玉米群体光能截获量增加5.05%和6.04%;群体总光合势在各密度下分别增加4.8%、1.05%、10.53%、13.36%、5.01%;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期推移下降缓慢,吐丝期以后仍维持较高水平,在吐丝期、吐丝后25天、成熟期分别提高6.5%、24.6%、38.6%。说明宽窄行栽培模式下,群体对光能的利用率更高。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2页
    1.1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发展第10-12页
        1.1.1 玉米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地位第11页
        1.1.2 玉米的生产概况、潜力及发展趋势第11-12页
    1.2 玉米增产措施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选育和推广高产抗病杂交种第12-13页
        1.2.2 合理密植第13页
        1.2.3 优化施肥技术第13页
        1.2.4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第13-14页
        1.2.5 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第14页
        1.2.6 推广栽培技术第14-16页
    1.3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第16-18页
        1.3.1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16-17页
        1.3.2 不同栽培模式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7页
        1.3.3 不同栽培模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17-18页
    1.4 玉米宽窄行栽培模式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4.1 玉米宽窄行栽培模式新体系产生的背景第18-19页
        1.4.2 玉米宽窄行栽培模式的主要优势第19-20页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标第20-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2.1 供试材料第22页
    2.2 试验地点第22-23页
        2.2.1 地理概况第22页
        2.2.2 土壤状况第22页
        2.2.3 气候状况第22-23页
    2.3 试验设计第23页
    2.4 田间管理第23-24页
    2.5 试验仪器第24页
    2.6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第24-25页
    2.7 统计分析方法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6-43页
    3.1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相关性状的影响第26-32页
        3.1.1 不同栽培模式密度和产量第26-27页
        3.1.2 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构成因素第27-30页
        3.1.3 不同地点验证试验的产量第30-32页
    3.2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内叶面积变化规律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第32-35页
        3.2.1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内叶面积指数第32-33页
        3.2.2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内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关系第33-34页
        3.2.3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内叶面积指数对物质生产的影响第34-35页
    3.3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对光能的利用效率第35-40页
        3.3.1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的透光率第35-37页
        3.3.2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的光能截获量第37-40页
    3.4 不同栽培模式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关系第40-43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3-47页
    4.1 不同密度和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第43页
    4.2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叶面积变化对物质生产的影响第43-44页
    4.3 不同栽培模式群体对光能的利用第44页
    4.4 不同栽培模式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关系第44-45页
    4.5 讨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66403,这篇论文共5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6.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7.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