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平面胆管骨骼化并横断后近侧胆管微血管密度的改变

胆管损伤论文 缺血论文 微血管密度论文 免疫组织化学论文 Ⅷ因子相关抗原论文
论文详情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胆管骨骼化并横断后近侧胆管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变化,以期了解不同平面胆管骨骼化并横断后近侧胆管的血供变化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低位胆管骨骼化损伤组(L组)、高位胆管骨骼化损伤组(H组),各组据观察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术后3天、7天、14天三个亚组,每个亚组各5只动物。分别于术后3天、7天、14天各处死5只实验大鼠,切取各肝管交汇处以下长约0.5cm的胆管组织标本。标本行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胆管细胞及血管的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胆管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统计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的均值。结果:胆管损伤后,近侧胆管MVD增高;骨骼化平面越高,MVD也越高,H组MVD高于L组及C组(P<0.05),L组MVD又高于C组(P<0.05);胆管损伤后,随着时间的迁延,MVD逐渐增高,14天时MVD高于7天及3天(P<0.05),7天时MVD高于3天(P<0.05)。结论:胆管损伤后近侧胆管组织MVD均增高,胆管骨骼化平面不同,MVD增高的程度不一,高位骨骼化损伤后近侧胆管MVD增高较低位骨骼化损伤更明显,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增高趋势;虽然胆管损伤后近侧胆管组织MVD增高,但胆管组织仍呈缺血性的病理改变。此结果提示胆管损伤后近侧胆管组织存在普遍性缺血,且缺血程度与损伤平面及时间有关,高位骨骼化损伤后近侧胆管的缺血较低位骨骼化损伤更为严重,随着时间延长,缺血越严重。
英文缩略词表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2页
材料与方法第12-20页
    1. 实验动物及器材第12-13页
    2. 实验方法第13-18页
    3. 统计方法第18-20页
结果第20-34页
    1. 实验动物术后一般情况及死亡情况第20页
    2. 病理学观察第20-26页
    3. 免疫组化观察第26-34页
讨论第34-43页
    1. 肝外胆管的生理性血供第34-36页
    2. 胆管缺血的原因及其病理生理第36-37页
    3. LC-BDI致伤过程中的PBP损害第37-39页
    4. 组织缺氧与血管新生第39-40页
    5. 损伤近侧胆管缺血后的微血管适应性变化第40-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文献综述第48-55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2306,这篇论文共5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7.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