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Zr基团簇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团簇论文 密度泛函理论论文 基态结构论文 电子性质论文 磁性论文
论文详情
团簇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实验和理论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不断有新的光、电、磁、热等物理性质和催化、反应活性等化学性质为人们所发现。过渡金属团簇由于其复杂的d电子结构表现出非常多样的物理化学性质,认识这些性质为新材料的设计、剪裁和修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地研究了钛-锆基团簇几何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包括中性Tin、Zrn(n=2-10)团簇及它们的带电Tin+、Tin-、Zrn+和Zrn-团簇、混合团簇TinZrm(n+m≤6)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同时研究了掺杂团簇TinFe、TinMn、 ZrnMn(n=1-8)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磁性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1)对纯Tin、Zrn(n=2-10)团簇及它们的带电Tin+、Tin-、Zrn+和Zrn-团簇的可能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得到了多个低能异构体的稳定结构。Tin和Zrn团簇及它们的带电团簇在尺寸演化过程中都经历了从平面结构到立体结构再到中空笼状结构,笼状结构具有五边形或六边形结构单元。除Ti6以外,中性结构和正负离子团簇结构保持一致。以四角双锥为结构框架的Ti6、Ti8、Ti8+及Ti8-不满足团簇Ti。是由最稳定的Tin-1添加一个Ti原子得到的演化规律。Zrn团簇与其带电团簇的几何构型保持一致,在团簇生长过程中,除了n=8团簇的四角双锥戴两帽特殊结构,其它团簇都是在最稳定的Zrn-1团簇结构上添加Zr原子得到的。当n=6时Tin团簇平均键长变化较大,除Ti4+、Ti6和Ti9-以外,其它带电团簇比中性团簇平均键长稍长。Zrn团簇平均键长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团簇结构的平面-立体-笼状结构发展规律,其带电团簇Zrn+和Zrn-平均键长与Zrn团簇相比,在平面向立体变化和成为笼状结构时平均键长变化较大。相对稳定性分析表明,Tin和Zrn团簇稳定性幻数规律与实验结果一致,在n=5,7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Tin+、Tin-和Zrn+团簇在n=4,7时稳定性相对较高,Zrn-团簇稳定性规律与Zrn团簇稳定性规律一致。能隙、绝热电离势和绝热电子亲和能分析表明,Ti5、Ti7、Ti4+和Ti4-团簇有相对较高的化学稳定性,Ti6团簇的化学活性较强。Zrn和Zrn-团簇化学稳定性变化规律相同,Zr4+团簇化学稳定性较高。(2)对混合团簇TinZrm(n+m≤6)的稳定结构进行了全面搜索,得到了它们的基态结构。除了n+m=5以外,其它团簇中Zr原子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形成最多的Zr-Zr键,Ti原子倾向于占据在Zr原子周围增加结构的稳定性,这一结果可由形成团簇的原子质量加以解释。混合一个Zr原子的TinZr团簇的结构由Ti组分决定,其它混合团簇结构由Zr组分决定。TinZrm团簇结构受尺寸和组分的双重影响,Ti-Ti、Zr-Zr和Ti-Zr键平均键长的变化非常复杂。相对稳定性分析表明,TinZrm团簇平均结合能随团簇尺寸和组分比例单调增加,能量二阶差分表明TiZr2、Ti3Zr、TiZr3、Ti3Zr2、Ti4Zr和TiZr4有较高的稳定性。受几何结构影响,TinZrm的能隙除了n+m=5时较大以外,随团簇尺寸增加能隙减小,化学稳定性逐渐降低。进一步综合垂直电离势和垂直电子亲和能分析得出Ti3Zr、Ti4Zr和Ti2Zr4团簇的化学稳定性较高。(3)研究了Fe、Mn原子掺杂的TinFe、TinMn和ZrnMn (n=1-8)团簇稳定结构,从团簇基态几何结构我们能够很清楚地总结出掺杂团簇的生长规律:4个原子时掺杂团簇结构向空间立体结构发展,n=3-4时,所形成的立体结构主要以三角锥框架为主;当n≥5时,掺杂团簇的结构主要是四角锥结构框架;当n=8时,掺杂原子Fe、Mn从团簇表面进入团簇内部形成内嵌结构。TinFe团簇中的Ti-Ti平均键长在团簇生长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Ti-Fe、Ti-Mn和Zr-Mn平均键长的变化反映了其几何结构由平面到立体,再到掺杂原子内嵌的变化过程。与纯Ti团簇相比,TinFe团簇结合能变化不大,TinMn和ZrnMn团簇结合能与其纯团簇相比有所降低。TinFe团簇在团簇生长过程中稳定性不断增强,TiFe和Ti6Fe团簇具有较低的化学活性;TinMn和ZrnMn团簇中Ti5Mn、Ti7Mn和Zr5Mn团簇稳定性相对较高,Ti5Mn和Zr5Mn团簇化学稳定性较高。掺杂团簇磁矩分析表明,Ti3Fe、Ti4Fe、Ti8Fe、Ti4Mn、Ti5Mn和Ti6Mn团簇的总磁矩与纯Ti团簇相比增加;掺入Mn原子后ZrnMn团簇磁矩淬灭延迟。电荷布局分析表明,Ti、Zr原子与掺杂的Fe、Mn原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Fe、Mn原子内部存在强烈的spd轨道杂化现象,Ti-Fe、Ti-Mn和Zr-Mn原子之间也存在较弱的杂化作用,这是引起掺杂团簇磁矩发生变化主要原因。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4页
    1.1 团簇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第11-13页
    1.2 团簇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3 团簇研究发展现状第14-19页
        1.3.1 实验研究第14-16页
        1.3.2 理论研究第16-19页
            1.3.2.1 单质组分团簇第16-18页
            1.3.2.2 掺杂/混合团簇第18-19页
    1.4 密度泛函理论简介第19-22页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34页
第二章 Ti_n、Ti_n~+和Ti_n~-(n=2-10)团簇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第34-52页
    2.1 引言第34-35页
    2.2 计算方法第35-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48页
        2.3.1 几何结构第36-42页
        2.3.2 相对稳定性分析第42-47页
        2.3.3 电子性质分析第47-48页
    2.4 小结第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第三章 Zr_n、Zr_n~+和Zr_n~-(n=2-10)团簇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第52-68页
    3.1 引言第52-53页
    3.2 计算方法第53-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64页
        3.3.1 几何结构第54-59页
        3.3.2 相对稳定性分析第59-63页
        3.3.3 电子性质分析第63-64页
    3.4 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第四章 二元混合Ti_nZr_m(n+m≤6)团簇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第68-87页
    4.1 引言第68-69页
    4.2 计算方法第6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9-82页
        4.3.1 几何结构第69-76页
        4.3.2 平均键长分析第76-78页
        4.3.3 相对稳定性分析第78-79页
        4.3.4 电子性质分析第79-82页
    4.4 小结第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第五章 Ti_nM(M=Fe、Mn;n=1-8)掺杂团簇结构和磁性第87-105页
    5.1 引言第87-89页
    5.2 计算方法第89-9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0-100页
        5.3.1 几何结构第90-95页
        5.3.2 相对稳定性分析第95-97页
        5.3.3 电子性质分析第97-99页
        5.3.4 磁性和电荷分析第99-100页
    5.4 小结第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第六章 Zr_nMn(n=1-8)掺杂团簇结构和磁性第105-117页
    6.1 引言第105-106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106-113页
        6.2.1 几何结构第107-109页
        6.2.2 相对稳定性分析第109-112页
        6.2.3 电子性质分析第112页
        6.2.4 磁性和电荷分析第112-113页
    6.3 小结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7页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6309,这篇论文共12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