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S. paratyphi A O2抗原单克隆抗体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论文 快速检测论文 单克隆抗体论文 ELISA论文
论文详情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S.paratyphiA,B,C)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在全球分布很广,估计每年伤寒发病1600万~1700万,死亡60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以前我国伤寒发病占伤寒副伤寒总发病的90%以上,后来由于伤寒Vi疫苗的广泛使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菌株发生转变,我国部分省份伤寒病例逐渐下降,而由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副伤寒病例却大幅上升,并呈现由散发到局部暴发,由沿海省份向内地省份推进的流行趋势,近几年来成为我国一些地区传染病突发事件的主要病种,常发展成重大疫情,急需建立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实验室常规检测、诊断甲型副伤寒的主要方法为细菌培养、肥达氏凝集反应和伤寒血球快速诊断。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不利于早期诊断,给流行病学专家在追踪传染源、早期控制与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原理建立起来的各种免疫学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样品处理量大,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和食品中病原菌的检测。但是目前国内外还很少有用ELISA方法检测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报道,本研究中,我们先制备抗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O2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夹心ELISA方法,快速检测该菌。1.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菌体抗原包括O1、O2和O12三种,其中O2抗原为该菌所特有。我们选用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模式菌株50001,经沸水浴2h后制备菌体抗原,免疫5只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过11次细胞融合筛选出两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C6和4F10,其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00和1:12800,通过SDS-PAGE分析,两株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分子量均在180KD左右。2C6和4F10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不与伤寒等其它细菌发生交叉反应,为特异性针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02抗原的抗体。2.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用相同抗原免疫兔子,制备多克隆抗体,选用单抗2C6和HRP标记的羊抗鼠酶标二抗,建立检测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双抗夹心ELISA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ELISA方法不与属内外常见致病菌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检测限达到10~5CFU/mL,灵敏度高;整个检测过程4-5h即可完成,为食品检验以及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快速、灵敏、有效的方法。通过以上研究工作,初步确定了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夹心ELISA检测程序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其方法的稳定性和实际应用情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便为试剂盒的研制打下基础。
目录第4-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语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6页
    1.1 沙门氏菌的特征与流行现状第13-14页
        1.1.1 沙门氏菌的特征第13页
        1.1.2 沙门氏菌的流行现状第13-14页
    1.2 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现状第14-24页
        1.2.1 常规检测技术第15-16页
            1.2.1.1 前增菌第15页
            1.2.1.2 选择性增菌第15页
            1.2.1.3 选择性平板分离第15-16页
            1.2.1.4 生化试验第16页
            1.2.1.5 血清学分型第16页
        1.2.2 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检测方法第16-20页
            1.2.2.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17-18页
            1.2.2.2 免疫磁珠法(Immunomagnetic bead,IMB)第18页
            1.2.2.3 SPA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assay,COA)第18页
            1.2.2.4 乳胶凝集试验(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T)第18-19页
            1.2.2.5 胶体金第19页
            1.2.2.6 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ent assay,FA)第19-20页
        1.2.3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20-21页
            1.2.3.1 普通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第20页
            1.2.3.2 多重PCR(Multiplex PCR,MPCR)第20页
            1.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RT-PCR)第20-21页
            1.2.3.4 基因芯片技术第21页
        1.2.4 化学组分分析法第21-22页
            1.2.4.1 GC-MS-FAME(Gas Chromatography-Fatty Acid Methyl esters)第21-22页
            1.2.4.2 Py-GC-MS(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第22页
        1.2.5 仪器法第22-24页
            1.2.5.1 API第22-23页
            1.2.5.2 VITEK第23页
            1.2.5.3 mini-VIDAS第23-24页
    1.3 S.paratyphi A流行与研究现状第24-25页
        1.3.1 S.paratyphi A流行现状第24页
        1.3.2 S.paratyphi A研究现状第24-25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抗S.paratyphi A O2抗原单克隆抗体制备第26-42页
    2.1 前言第26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26-33页
        2.2.1 材料第26-28页
            2.2.1.1 菌株、细胞、动物第26页
            2.2.1.2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第26-27页
            2.2.1.3 引物设计第27页
            2.2.1.4 培养基及主要试剂配制第27页
            2.2.1.5 间接ELISA试剂配制第27-28页
        2.2.2 方法第28-33页
            2.2.2.1 菌株活化与鉴定第28-29页
            2.2.2.2 抗原制备第29页
            2.2.2.3 小鼠免疫第29页
            2.2.2.4 筛选方法建立第29-30页
            2.2.2.5 SP2/0骨髓瘤细胞的复苏、培养和处理第30页
            2.2.2.6 饲养细胞制备第30页
            2.2.2.7 SP2/0骨髓瘤细胞的制备第30-31页
            2.2.2.8 免疫脾细胞悬液制备第31页
            2.2.2.9 细胞融合第31页
            2.2.2.10 间接ELISA方法检测杂交瘤细胞上清第31-32页
            2.2.2.11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有限稀释法)第32页
            2.2.2.12 杂交瘤细胞冻存第32页
            2.2.2.13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和效价测定第32页
            2.2.2.14 单克隆抗体纯化第32-33页
            2.2.2.15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测定第33页
            2.2.2.16 SDS-PAGE测分子量第3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2.3.1 菌株鉴定第33-34页
            2.3.1.1 S.paratyphi A的形态第33-34页
            2.3.1.2 S.paratyphi A PCR鉴定结果第34页
        2.3.2 免疫小鼠抗体效价测定第34-35页
        2.3.4 方正滴定确定筛选方法第35-36页
        2.3.5 细胞融合与阳性杂交瘤细胞筛选第36-37页
        2.3.6 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与细胞系建立第37页
        2.3.7 单克隆抗体生产和效价测定第37页
        2.3.8 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第37-38页
        2.3.9 McAb分子量测定第38-39页
    2.4 讨论第39-41页
        2.4.1 免疫用抗原第39页
        2.4.2 动物免疫第39页
        2.4.3 污染与控制第39页
        2.4.4 细胞融合第39-40页
        2.4.5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第40页
        2.4.6 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第40-41页
        2.4.7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第41页
    2.5 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S.paratyphi A夹心ELISA检测方法建立第42-53页
    3.1 前言第42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42-44页
        3.2.1 材料第42页
            3.2.1.1 实验动物第42页
            3.2.1.2 实验菌株第42页
        3.2.2 方法第42-44页
            3.2.2.1 兔多克隆抗体制备第42-43页
            3.2.2.2 多抗纯化及效价测定第43页
            3.2.2.3 夹心ELISA方法建立第43页
            3.2.2.4 抗原制备方法第43页
            3.2.2.5 封闭液和封闭时间选择第43-44页
            3.2.2.6 抗原吸附时间第44页
            3.2.2.7 单抗和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第44页
            3.2.2.8 底物显色时间第44页
            3.2.2.9 夹心ELISA特异性的确定第44页
            3.2.2.10 夹心ELISA检测限的确定第4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3.3.1 兔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效价测定第44-45页
        3.3.2 夹心ELISA方法建立第45-46页
        3.3.3 抗原制备方法第46-47页
        3.3.4 封闭液和封闭时间选择第47-48页
        3.3.5 抗原反应时间第48页
        3.3.6 抗体作用时间第48-49页
        3.3.7 确定底物显色时间第49页
        3.4.8 夹心ELISA特异性的确定第49-50页
        3.3.9 夹心ELISA检测限的确定第50-51页
    3.4 讨论第51-52页
        3.4.1 抗体的选择第51页
        3.4.2 抗体工作浓度的选择第51页
        3.4.3 反应时间的选择第51-52页
        3.4.4 操作的影响第52页
    3.5 小结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第59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050611,这篇论文共59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7.7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9.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