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农田下垫面动力与热力参数动态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

玉米农田论文 反照率论文 地表粗糙度论文 参数动态论文 陆面过程论文 模拟论文
论文详情
地表反照率(α)直接控制太阳辐射能在地表和大气之间的分配,是计算陆面与大气系统中能量和物质交换中重要的热力参数;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和零平面位移(d)是影响陆一气通量交换的主要动力参数。地表热力与动力参数的准确表达直接影响陆—气通量的估算,进而影响各气象要素的模拟。现有陆面模型中的α、z0和d在同类下垫面大多使用固定值,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陆面过程模拟的不确定性。玉米农田因其冠层高度(h)、叶面积指数(LAI)和植被覆盖度(FVEG)等下垫面结构和性质随生育期变化较大,使得α、z0和d等参数在一年中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辐射、水分、热量的分配和传输等一系列物理过程随之变化。本研究利用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2006-2008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整个玉米生育期的α、z0,和d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关系,建立了各参数的动态参数化方案,对BATSle模型原有静态赋值方案进行了改进,定量评价动力与热力参数变化对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分析了BATSle模型对动态LAI、FVEG、Ze和α的敏感性。模型基本可以模拟出表层土壤温度(Tg)、净入射短波辐射(frs)及感热(Hs)的日动态及日际变化,但对表层土壤湿度(SWC)和潜热(λE)尤其在非降水日模拟能力较差。当LAI、FVEG较小时,各变量模拟误差较大,随着模型设定值与实际值逐渐接近,模拟误差不断减小,说明真实的参数设置对提高模拟精度非常必要。z0动态变化对Tg和Hs模拟有一定改进作用,动态LAI对改善Tg、Hs、A.E和SWC的模拟效果作用显著,FVEG将显著改善对Tg、frs、Hs和SWC的模拟。农田从裸土向有植被覆盖转变时各变量对参数动态敏感性更大。反照率的动态赋值可不同程度影响Tg、Hs和λE的模拟,其中Hs对其变化敏感性最大。(2)建立了基于太阳高度角(hθ)、SWC和LAI三因子的玉米农田α的动态参数化方案。非生长季,hθ和SWC与α分别呈对数和线性关系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α的日动态特征,但在初春土壤刚化通时,对α模拟能力较差。生长季考虑h。、SWC和LAI与a为对数、线性和指数关系所建立的模型模拟精度较高,但在营养生长阶段很差,总体效果不理想。引入FVEG对裸土和植被分别赋权重所建立的α综合模型可反映α的季节动态变化,在整个生长季尤其营养生长阶段模拟精度改善明显。通过与双层模型和简化双层模型比较发现,综合模型除玉米生育后期模拟能力略小于简化双层模型外,其他大部分时段模拟能力都较强,对实现玉米农田α动态参数化更为理想。(3)利用α综合模型并引入动态LAI改进了BATSle模型,定量评价了模型改进对陆-气通量模拟的影响。改进模型实现了α的动态模拟,全年模拟误差明显减小,生长季内由于动态LAI的引入使α模拟结果更为真实;frs模拟精度改进明显,改进年总量占年总辐射的1.7%;净长波吸收辐射(frl)在5、6月FVEG快速变化时模拟精度提高显著;净辐射(nr)在生长季和全年白天模拟精度有所提高。Tg年平均改进量为0.62K,多数月份月平均改进量在1K以上。模型改进使热通量模拟过程更接近真实情况,而原模型模拟结果表面上看与实测值趋势较一致,但实际上是“虚假正确”。热分量中Hs模拟精度改善最明显,生长季好于非生长季,下垫面性质变化明显的6月和10月改善显著。λE改善程度小于Hs,生长季略好于非生长季,但误差仍较大,主要是模型对非降水日SWC明显低估所致,表明BATSle模型中对土壤水分的模拟需要改进。土壤热通量(G)模拟值对实测值的解释能力提高4%,模拟精度在非生长季高于生长季。(4)建立了基于最优方法估算的动力参数与影响因子关系的动态参数化方案。利用不同高度组合求得理查逊数(Ri)所计算的z0差异明显,z。随Ri增大而减小,2m和10m两层高度求取Ri更为合理。通过比较摩擦风速(u*)实测与模拟值的相关性选择最优方法计算z0和d。z0值在抽雄前小于0.2m,乳熟前后达最大,约为0.4m,d值在拔节后10天左右、h约为1.4m时开始出现,为0.8-1m,抽雄后为1-1.4m。从量级和变化趋势上看,本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在d值出现前,z0与风速、LAI和h分别呈负指数和线性正相关关系,h和风速对z。作用的累加形式所建立的z0参数化模型模拟精度最高。d值出现后,风速与z0、d之和的关系明显大于与它们各自的关系,z0、d与LAI和h都呈指数正相关关系,LAI和h对z的影响大于d和z0+d,h对z0、d和z0+d影响大于LAI,d/h和z0/h分别为0.4-0.54和0.1-0.14;在h达到最大值前,d/h和z0/h分别随LAI减小和增大,LAI和风速与z0都呈指数关系建立的z0参数化模型模拟精度更高,h和风速与d都呈指数关系的d参数化模型模拟精度更高;当h不变时,LAI变化幅度较小且风速测量误差的增大使d参数化模拟模型精度降低,因z0日际变动很小使所建立的模型无法对其模拟。(5)评估了动力参数动态参数化方案对BATSle模型的改进作用。G改进最为明显,其次是Hs,而XE改进相对较少,生长季总改进量分别占总辐射的1.24%,0.36%和0.19%,其中G在7、8月改进最明显,改进量分别占月总辐射的2.35%和3.36%;Hs改进最明显的8月改进量占月总辐射1.68%;λE在7、8月改进最明显,改进量分别占月总辐射的0.67%和2.29%。当h小于1.6m时,模型对d的敏感性较弱,d可以忽略。(6)评估了动力与热力参数动态参数化方案对BATSle模型的改进作用。利用所建立的α、z0和d动态参数化方案同时对模型改进后,α、nr和Tg模拟精度有所提高;热通量各分量中Hs改进幅度最大,其次是G,λE改进最小。nr和Hs因α动态参数化而改进的幅度大于z0和d动态参数化,Tg、λE和G模拟精度则因z0和d改进而提高明显。在α、z0和d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一些时段λE模拟精度却有所下降,主要是原模型对SWC模拟不合理所引起,这一情况表明,陆面过程模拟中,一个或几个参量的改进可能会使一些变量的模拟得到改善,但因陆面过程的复杂性某些要素的模拟精度反而下降,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原模型对某些要素模拟过程中出现误差相抵的问题,使模拟结果出现“虚假正确”,而某些参量的改进恰恰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导致所谓的误差增大,而实际上模型是向着更为合理的过程改进,改进后模型模拟误差的增大并不完全代表改进过程的无效。因此,陆面过程模型的一些过程仍不完善,需要不断加以改进。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2页
    1.1 研究意义第16-18页
    1.2 研究进展第18-30页
        1.2.1 陆面过程与气候的关系第18-19页
        1.2.2 植被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第19-21页
        1.2.3 陆面过程模型研究进展第21-23页
        1.2.4 陆面过程外场实验研究进展第23-24页
        1.2.5 地表参数化方案研究进展第24-30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第32-42页
    2.1 研究地点及资料来源第32-34页
        2.1.1 研究地点概况第32页
        2.1.2 观测仪器与内容第32-33页
        2.1.3 研究资料第33-34页
    2.2 模型介绍第34-41页
        2.2.1 模型概况第34页
        2.2.2 参数设置第34-35页
        2.2.3 物理过程第35-41页
    2.3 模型模拟准确性第41-42页
第三章 东北玉米农田下垫面的动力与热力参数动态第42-52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资料与方法第42-45页
        3.2.1 数据来源第42页
        3.2.2 研究方法第42-45页
    3.3 结果分析第45-49页
        3.3.1 α、10cm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SWC)及降水的年动态第45-46页
        3.3.2 α与SWC的关系第46页
        3.3.3 生长季内各月α日动态第46-47页
        3.3.4 α与LAI关系第47页
        3.3.5 z_0和d的动态特征第47-48页
        3.3.6 z_0及影响因子第48-4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9-52页
第四章 陆面过程模型对下垫面参数动态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第52-60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资料来源第52页
    4.3 模型参数设定及试验设计第52-54页
        4.3.1 BATS1e模型的参数设定第52-53页
        4.3.2 试验设计第53页
        4.3.3 BATS1e模型原参数设置及与动态参数比较第53-54页
    4.4 结果分析第54-57页
        4.4.1 表层土壤温度(T_g)第54-55页
        4.4.2 净入射短波辐射(frs)第55页
        4.4.3 感热(H_s)第55页
        4.4.4 SWC和λE第55-56页
        4.4.5 动态α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第56-57页
    4.5 结果与讨论第57-60页
        4.5.1 BATS1e模型第57页
        4.5.2 z_0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7-58页
        4.5.3 LAI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8页
        4.5.4 FVEG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8页
        4.5.5 α动态变化的影响第58-60页
第五章 玉米农田地表反照率动态参数化方案研究第60-72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资料来源第60-61页
    5.3 结果分析第61-63页
        5.3.1 α与h_0的关系第61-62页
        5.3.2 α与SWC的关系第62页
        5.3.3 α与LAI的关系第62-63页
    5.4 非生长季A参数化第63-65页
    5.5 生长季A参数化第65-67页
        5.5.1 统计回归模型第65-66页
        5.5.2 综合模型第66-67页
    5.6 不同模型比较第67-70页
        5.6.1 双层模型第68-69页
        5.6.2 简化双层模型第69页
        5.6.3 不同模型模拟结果比较第69-70页
    5.7 结果与讨论第70-72页
        5.7.1 结果第70-71页
        5.7.2 讨论第71-72页
第六章 玉米农田地表反照率动态参数化对陆-气通量模拟的影响第72-84页
    6.1 引言第72页
    6.2 资料来源第72页
    6.3 结果分析第72-82页
        6.3.1 模型改进前后LAI、FVEG及α对比第72-73页
        6.3.2 α动态参数化对辐射各分量模拟的影响第73-77页
        6.3.3 α动态参数化对T_g模拟的影响第77页
        6.3.4 α动态参数化对热通量模拟的影响第77-82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82-84页
第七章 玉米农田地表粗糙度动态参数化方法研究第84-110页
    7.1 引言第84页
    7.2 资料与方法第84-87页
        7.2.1 资料来源第84-85页
        7.2.2 研究方法第85-87页
    7.3 结果分析第87-107页
        7.3.1 梯度理查逊数随高度的变化及对z_0计算的影响第87-88页
        7.3.2 不同方法求得不同年份z_0和d的初值比较第88-90页
        7.3.3 最优方法选取第90-92页
        7.3.4 z_0和d日均值动态变化第92-94页
        7.3.5 动态z_0和d对陆面过程模拟结果的影响第94-97页
        7.3.6 z_0与R_i的关系第97-98页
        7.3.7 z_0和d日均值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关系第98-104页
        7.3.8 z_0和d参数化模型的建立第104-107页
    7.4 结论第107-110页
        7.4.1 z_0、d与各相关因子关系第107-108页
        7.4.2 模型确立第108-110页
第八章 z_0和D的动态参数化对陆-气通量模拟的影响第110-116页
    8.1 引言第110页
    8.2 z_0和D的动态参数化对C_D模拟的影响第110页
    8.3 z_0和D的动态参数化对模型改进前后陆-气通量影响比较第110-112页
    8.4 z_0和D的动态参数化对陆-气通量模拟结果的影响评价第112-113页
    8.5 z_0和D不同动态参数化方法对陆-气通量模拟结果的影响第113页
    8.6 BATS1E模型对D的敏感性第113-115页
    8.7 结论第115-116页
第九章 地表动力与热力动态参数化对陆-气通量模拟结果的影响第116-126页
    9.1 引言第116页
    9.2 结果分析第116-123页
        9.2.1 各输出变量动态变化比较第116-120页
        9.2.2 α动态参数化在z_0和d动态参数化基础上对各变量模拟效果的影响评估第120-121页
        9.2.3 真实SWC情况α动态参数化对各变量模拟影响的定量评估第121-122页
        9.2.4 α和z_0同时改进对陆气通量模拟的影响第122-123页
    9.3 结论第123-126页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第126-132页
    10.1 主要结论第126-129页
        10.1.1 东北玉米农田下垫面的动力与热力参数动态及其估算第126页
        10.1.2 陆面过程模型对下垫面参数动态变化的敏感性第126-127页
        10.1.3 玉米农田α动态参数化方案的建立及各参数化模型比较第127页
        10.1.4 东北玉米农田α动态参数化对陆-气通量模拟结果的影响第127-128页
        10.1.5 玉米农田z_0动态参数化方法研究第128-129页
        10.1.6 z_0和d的动态参数化对陆-气通量模拟结果的影响第129页
        10.1.7 地表动力与热力动态参数化对陆-气通量交换的影响第129页
    10.2 本研究创新点和特色第129-130页
        10.2.1 系统分析了东北玉米农田下垫而的动力与热力参数动态第129页
        10.2.2 建立了α、z_0和d动态参数化方案,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第129-130页
        10.2.3 定量评价了动力与热力参数动态变化对陆-气通量模拟的影响第130页
    10.3 研究展望第130-132页
        10.3.1 动力与热力参数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关系模型需要进一步完善第130页
        10.3.2 参数化方案需进一步改进第130页
        10.3.3 陆而模型各种物理过程及参数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第130-131页
        10.3.4 陆面模型从单站点向区域的扩展第131-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附录第149-150页
个人简介第150-15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69414,这篇论文共15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5.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