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雄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交替氧化物酶基因(AOX1)的表达分析

小麦论文 杀雄剂SQ-1论文 AOX1基因论文 荧光定量PCR论文
论文详情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的重要途径。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细胞质雄性不育、光温敏雄性不育和经过化学杀雄剂处理的生理型雄性不育。化学杀雄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是目前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重要而简捷的途径,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育种的起点建立在小麦常规育种的最新成果上。SQ-1是一种新型的小麦杀雄剂,具有杀雄彻底、喷药窗口范围广、对小麦无不良影响等优点,是目前最优良小麦杀雄剂之一。目前,对其诱导的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虽在蛋白质与基因水平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理还尚未从本质上有所揭示。因此,本研究以ms(Kots)-90-110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经杀雄剂SQ-1诱导的对应于ms(Kots)-90-110属近等可育基因系BC5F1的生理型雄性不育系,正常发育的BC5F1系为供试材料,以NCBI中已经公布的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AOX1(AOX1α和AOX1c)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实时荧光定量特异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分析小麦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AOX1基因(AOX1α和AOX1c)在以杀雄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正常可育系和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的旗叶和花药(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中的表达情况,从而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其败育过程与交替氧化酶(AOX1)基因表达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揭示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经实验获得如下重要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分析了AOX1α基因在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和正常可育系旗叶、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OX1α基因在供试可育系和遗传型等基因不育系中的表达规律一致,都表现为旗叶中的表达量较少,花药单核期表达量最高,二核期和三核期表达量下降;而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与前相同的是旗叶中表达量也是最少,花药单核期表达量最高,二核期表达量减少,但三核期略呈上升;与同期遗传型不育系和可育系比较,生理型不育系的单核期AOX1α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的增加,二核期极显著的降低。因此,推测AOX1α基因在生理型不育系单核期和二核期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了花药发育过程中抗氰呼吸途径,导致呼吸代谢紊乱,引起花药败育。2.实时荧光定量分析AOX1c基因在遗传型雄性不育系、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和正常可育系旗叶、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OX1c基因在可育系、遗传型不育系和生理型不育系各时期的表达规律一致,都表现为先升后降;但在表达量上,可育系与生理型不育系的各时期的表达量两者几乎没有差异,遗传型不育系中的单核期表达量极显著的低于可育和生理型不育。因此,推测AOX1c基因没有参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代谢调节。3.通过荧光定量结果,可以发现AOX1α基因和AOX1c基因都参与了遗传型雄性不育的代谢调节,但AOX1c基因尚未参与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的代谢调节,预示生理型雄性不育与遗传型雄性不育的代谢机理可能不同。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第12-16页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概况第12-13页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第13-16页
    1.2 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第16-24页
        1.2.1 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第16-18页
            1.2.1.1 植物雄性不育败育的关键时期和主要形式第16-17页
            1.2.1.2 细胞器与雄性不育第17页
            1.2.1.3 雄蕊组织结构与雄性不育第17-18页
        1.2.2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第18-22页
            1.2.2.1 活性氧代谢与雄性不育第18-19页
            1.2.2.2 营养物质与雄性不育第19-20页
            1.2.2.3 能量代谢与雄性不育第20-21页
            1.2.2.4 激素调控与雄性不育第21-22页
        1.2.3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第22-24页
            1.2.3.1 线粒体与雄性不育第22-23页
            1.2.3.2 叶绿体与雄性不育第23-24页
    1.3 定量PCR 技术第24-25页
    1.4 交替氧化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1.5 实验的目的意义和设想第26-28页
第二章 SQ-1 杀雄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性效果调查第28-31页
    2.1 材料方法第28-29页
        2.1.1 材料第28页
        2.1.2 方法第28-29页
            2.1.2.1 试材处理第28页
            2.1.2.2 时期确定第28页
            2.1.2.3 育性效果调查第28-29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9-30页
        2.2.1 细胞学观察第29-30页
            2.2.1.1 杀雄效果第29页
            2.2.1.2 取样时期第29-30页
    2.3 结论第30-31页
第三章 SQ-1 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交替氧化酶基因(AOX1)的表达分析第31-42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1-32页
        3.1.1 材料及其处理见第二章第31页
        3.1.2 主要试剂第31-32页
        3.1.3 主要仪器第32页
        3.1.4 试验中设计的引物第32页
        3.1.5 试验设计第32页
    3.2 方法第32-35页
        3.2.1 总RNA 的提取及一链cDNA 的合成第32-34页
            3.2.1.1 总RNA 的提取第32-33页
            3.2.1.2 cDNA 的合成第33-34页
        3.2.2 AOX1α 和AOX1c 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第34-35页
            3.2.2.1 引物的设计和特异性检测第34页
            3.2.2.2 荧光定量第34-35页
            3.2.2.3 荧光定量结果分析方法第3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3.3.1 总RNA 的质量和反转录一链cDNA 检测第35页
        3.3.2 荧光定量结果第35-40页
            3.3.2.1 AOX1α 基因PCR 扩增特异性确定第35-36页
            3.3.2.2 AOX1α 和18S rRNA 基因标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6-37页
            3.3.2.3 AOX1α 基因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遗传型雄性不育中的表达分析第37-38页
            3.3.2.4 AOX1c 基因的PCR 扩增特异性确定第38-39页
            3.3.2.5 AOX1c 基因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9页
            3.3.2.6 AOX1c 基因在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遗传型雄性不育系中的表达分析第39-40页
    3.4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致谢第49-50页
作者简介第5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1817,这篇论文共5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