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镶脉病毒侵染性克隆鉴定及其反式激活因子功能分析
草莓镶脉病毒论文 侵染性克隆论文 病毒载体论文 森林草莓论文 反式激活因子论文
论文详情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 草莓镶脉病毒 | 第13-14页 |
1.1 草莓镶脉病毒的分类及其主要特性 | 第13页 |
1.2 草莓镶脉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的蛋白及功能 | 第13-14页 |
2 植物病毒侵染性克隆与病毒载体 | 第14-15页 |
2.1 植物病毒侵染性克隆 | 第14页 |
2.2 植物病毒载体 | 第14-15页 |
2.3 植物病毒侵染性克隆接种方法 | 第15页 |
3 真核细胞基因翻译再起始 | 第15-19页 |
3.1 真核细胞基因翻译再起始概述 | 第15-16页 |
3.2 CaMV病毒反式激活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3.2.1 反式激活因子简介 | 第16页 |
3.2.2 CaMV反式激活因子TAV,调控多顺反子mRNA的翻译 | 第16-17页 |
3.2.3 TAV与寄主体内翻译因子的互作研究 | 第17-19页 |
引言 | 第19-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1 材料 | 第21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1.2 菌株、质粒和载体 | 第21页 |
1.3 酶和常用试剂 | 第21页 |
1.4 常用缓冲溶液 | 第21页 |
1.5 常用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 方法 | 第21-27页 |
2.1 草莓叶片总DNA的提取 | 第21-22页 |
2.1.1 CTAB抽提液配制 | 第21-22页 |
2.1.2 CTAB法提取草莓叶片总DNA操作步骤 | 第22页 |
2.2 总RNA的提取 | 第22页 |
2.3 PCR技术 | 第22-23页 |
2.3.1 Taq酶反应体系配制 | 第22页 |
2.3.2 Taq酶反应程序设置 | 第22-23页 |
2.4 基因的克隆步骤 | 第23-25页 |
2.4.1 高保真酶PCR扩增 | 第23页 |
2.4.2 高保真酶PCR扩增反应程序设置 | 第23页 |
2.4.3 PCR产物生成粘性末端 | 第23页 |
2.4.4 DNA产物的连接 | 第23-24页 |
2.4.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4页 |
2.4.6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7 质粒提取 | 第25页 |
2.5 农杆菌接种 | 第25页 |
2.5.1 农杆菌浸润本氏烟 | 第25页 |
2.5.2 SVBV侵染性克隆接种森林草莓 | 第25页 |
2.6 双顺反子的克隆构建 | 第25-26页 |
2.6.1 引物设计 | 第25页 |
2.6.2 双顺反子的克隆 | 第25-26页 |
2.7 植物蛋白提取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1 SVBV侵染性克隆的侵染性鉴定和检测 | 第27-30页 |
1.1 SVBV侵染性克隆真空抽滤法接种草莓 | 第27-28页 |
1.2 SVBV沈阳分离物侵染性克隆具有侵染性 | 第28-29页 |
1.3 SVBV沈阳分离物侵染性克隆接种森林草莓的检测 | 第29-30页 |
2 SVBV病毒载体的侵染性鉴定 | 第30-32页 |
2.1 SVBV病毒载体具有侵染性 | 第30-32页 |
3 SVBV病毒侵染性克隆能够反式激活双顺反子表达 | 第32-34页 |
3.1 SVBV病毒侵染性克隆能够反式激活CaMV双顺反子表达 | 第32-34页 |
4 SVBV病毒反式激活因子的鉴定 | 第34-36页 |
4.1 除P6外病毒其他各ORF蛋白均不能反式激活双顺反子表达 | 第34-35页 |
4.2 P6蛋白能够反式激活不同病毒来源双顺反子表达 | 第35-36页 |
5 P6蛋白反式激活功能域的探究 | 第36-38页 |
5.1 P6蛋白各个突变体均不能反式激活双顺反子表达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1 SVBV病毒侵染性克隆的接种方法 | 第38页 |
2 SVBV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38页 |
3 P6反式激活功能域的研究 | 第38页 |
4 P6对反式激活翻译过程的调控机制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
ABS4710622,这篇论文共4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
13.5。
不是会员,
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
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
2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