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新疆和田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论文 双语教育论文 “维汉”双语教育论文 维吾尔族论文
论文详情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科技、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人们面临着一个超民族、超国家、超国界的全球性时代。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多民族多语言的状况构成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流,而双语教育正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在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已成为解决国家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关系,实现多元文化整合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新疆各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民汉兼通”为目标的双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是新疆各民族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需要,更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疆“维汉”双语教育是我国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理论,如果忽视新疆各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经验和研究,乃是一大缺憾。和田地区作为新疆维吾尔族高度聚居的贫困地区,其教育更具有代表性,双语教育既具有一般双语教育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笔者试图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文化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和政策学的有关理论,将和田地区中小学选为该研究的调查点,探讨了教育科学内部的双语教育规律,从该地区教育外部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历史演变,从民族教育生态环境及其诸因素的关系中进行历史与共时的研究。基于维汉双语教育的具体历史与现实状况,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有利于顺利实现“民汉兼通”,改善和发展维汉双语教育的一些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论文从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解释人类学理论范式指导下,采用历史学的文献收集法、历史追溯法和语言教育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社会学的个案描述法,对和田地区社会的文化、教育、语言文字的起源、发展、变化,民族教育与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概括的综述。导论:简要地论述了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有关理论范式;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等内容。第一章:概述了古于阗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的过程,并以古于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为主线,论述了古代于阗教育(佛教时期的教育、伊斯兰教育),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双语现象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论述了清代维汉文化的接触与新疆维汉双语现象的主要特征;清代新疆语言政策与学堂教育的建立及其教学特点;民国和田学堂教育、宗教和现代相结合的新式民族教育和政府办的国立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第三章: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有关民族语文教学及双语教学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兼通”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发展历程。本章还重点阐述了和田双语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实验案例——和田市三中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实验的背景、目的、结论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多种模式的概况及其主要三种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第二部分,即第四章:采用文化人类学的主位文化研究法,利用和田田野工作的访谈资料,呈现与揭示和田当地文化负荷者对和田双语教育的态度与观点。第三部分采用解释人类学的理论范式与文化人类学的客位文化研究法试图阐述研究者的描述与观点。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社会各界在和田维吾尔族社会要不要接受我国主流社会的语言文化、有无必要在和田中小学里实施维汉双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同观点与争论。文章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分析方法对和田地区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对双语功能的态度等进行分析,并从民族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和田地区进行双语教育的必要性进行解释和分析。第六章:通过对影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以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特点的分析,对于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现存的三种主要模式进行理论分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双语师资队伍的构成特点、教学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七章:运用社会生态学的社会语言环境和生态环境分析法,从国家和地方的双语教育政策以及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口结构、教育观念、现有教育资源水平等因素出发,对和田双语教育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第八章:在前面现状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和田地区维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改善和发展该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对策。第九章:笔者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和田双语教育发展的理论思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冲突与均衡理论,剖析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与和田民族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对双语教育的态度选择问题上,笔者试图建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冲突均衡研究视角,主张应该持有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文化观点。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6-39页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6-19页
    二、研究基本思路与理论范式第19-22页
    三、相关研究动态第22-34页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4-36页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第36-39页
第一章 古代于闻社会文化与教育的变迁第39-49页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于阗绿洲文化与教育第39-42页
        一、以绿洲为中心的古于阗文化之链的起源与形成第39-40页
        二、和田先民早期的信仰第40-41页
        三、古代于阗教育的兴起第41-42页
    第二节 古丝绸之路与于阗佛教文化教育的兴盛第42-45页
        一、丝绸之路与文化初兴时期的于阗第42-43页
        二、佛教的传入与于阗的社会多语现象第43-44页
        三、以佛教为媒介的于阗教育的兴盛第44-45页
    第三节 文化转型时期的于阗伊斯兰经文教育第45-49页
        一、伊斯兰教的进入与文化转型时期的于阗第45-46页
        二、伊斯兰时期于阗的双语现象与私塾教育第46-49页
第二章 近现代和田教育与双语教育第49-61页
    第一节 清代语文政策与和田学堂教育第49-54页
        一、维汉文化的接触与维汉双语现象的形成第49-50页
        二、清代新疆的语文文字政策与措施第50-52页
        三、清代和田维汉双语教育—学堂教育第52-54页
    第二节 民国学堂教育与和田新式民族教育第54-61页
        一、和田学堂教育的兴起第54-56页
        二、和田宗教与现代教育合一的新式民族教育第56-58页
        三、曲折中发展的现代学校教育第58-61页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和田地区的双语教育第61-76页
    第一节 国家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及新疆“民汉兼通”双语政策的确立第61-68页
        一、国家民族语文教学及双语教学政策的发展第61-63页
        二、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及“民汉兼通”目标的确立第63-66页
        三、和田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发展概况第66-68页
    第二节 和田双语教育改革实验的开始—和田市三中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实验案例第68-72页
        一、实验背景、目的、教材与教学语言第68-69页
        二、和田市三中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实验情况及其分析第69-72页
    第三节 当前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多种模式的特点及其分类第72-76页
        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现存多种模的基本情况及其分析第72-75页
        二、和田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三种主要模式第75-76页
第四章 和田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第76-116页
    第一节 “维汉双语教学”调查的目的、方法与对象第76-79页
        一、调查目的第76-77页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第77-79页
    第二节 和田地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访谈及其辑要第79-86页
        一、和田地区教育局行政官员的访谈第79-85页
        二、和田地区教育行政官员主要观点辑要第85-86页
    第三节 汉族学校模式中小学双语班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访谈第86-102页
        一、和田市五中教师和家长的访谈第86-94页
        二、和田县三小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访谈第94-101页
        三、汉族学校双语班教师、家长和学生主要观点辑要第101-102页
    第四节 民族学校模式中小学双语班教师、学生的访谈第102-110页
        一、洛浦县布雅乡中学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第102-106页
        二、洛浦县第一小学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第106-109页
        三、民族学校双语班教师和学生主要观点辑要第109-110页
    第五节 民汉合校模式中小学双语班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第110-116页
        一、和田地区实验中学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第110-115页
        二、民汉合校双语班教师和学生主要观点辑要第115-116页
第五章 和田地区中小学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第116-144页
    第一节 社会各界对实施“维汉”双语教育的不同观点与争论第116-119页
        一、双语教育中两种教学语言的比例问题第116页
        二、双语教育中维吾尔语言文化传承的问题第116-117页
        三、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第117页
        四、双语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第117页
        五、双语教育实施的最佳年龄问题第117页
        六、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的重点问题第117-118页
        七、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第118页
        八、现有教育资源条件对双语教育实施的影响第118页
        九、双语教育对维吾尔语言社会功能的影响第118-119页
        十、双语教育对民族语言文化产业的影响第119页
    第二节 和田中小学实施“维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第119-144页
        一、实施“维汉”双语教育客观反映了多数维吾尔族群众面向世界的社会语言文字态度第119-130页
        二、实施“维汉”双语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第130-133页
        三、实施“维汉”双语教育是适应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第133-136页
        四、实施“维汉”双语教育是开发儿童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第136-138页
        五、实施“维汉”双语教育是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第138-141页
        六、实施“维汉”双语教育是实现“民汉兼通”社会教育目标的需要第141-144页
第六章 和田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三种主要模式及分析第144-167页
    第一节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的分类主要影响因素第144-147页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第144-145页
        二、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分类的因素第145-147页
    第二节 和田中小学双语教育现行三种模式的特征及分析第147-162页
        一、民族学校模式双语教育的特征及分析第148-153页
        二、汉族学校模式双语教育的特征及分析第153-157页
        三、民汉合校模式双语教育的特征及分析第157-162页
    第三节 和田地区三种模式双语教育师资队伍的特点及分析第162-167页
        一、和田地区三种模式双语师资构成第162-164页
        二、和田中小学双语师资队伍的教学特点分析第164-167页
第七章 影响和田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的因素与条件分析第167-192页
    第一节 国家民族语文政策和新疆“民汉兼通”政策对双语教育影响第167-169页
    第二节 和田地区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69-174页
        一、和田地区语言人口结构与特殊语言文化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69-172页
        二、和田地区人口素质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72-174页
    第三节 和田地区地理经济生态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74-180页
        一、教育生态学分析与民族教育第174-175页
        二、和田地区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75-177页
        三、和田地区经济生态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77-180页
    第四节 民族文化心理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80-186页
        一、民族文化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80-182页
        二、封闭的社会文化心理与教育观念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82-184页
        三、社会语言态度与社会舆论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84-186页
    第五节 和田地区的教育资源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86-192页
        一、双语师资因素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86-188页
        二、教育经费因素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88-190页
        三、双语教育的教材与参考资料因素对双语教育的影响第190-192页
第八章 和田地区“维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第192-212页
    第一节 和田地区双语社会和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第192-197页
        一、双语人数量不断增多、语言观念不断更新第192-193页
        二、双语教育的最终社会目标—实现“民汉兼通”、构建和谐进步的语言文化生活第193-195页
        三、双语教育稳步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第195-197页
    第二节 和田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模式的发展对策第197-201页
        一、民族学校普通类型双语教育模式的发展对策第198-199页
        二、民族学校双语教育模式以及民汉合校双语教育模式的发展对策第199-200页
        三、汉族学校模式双语教育的发展对策第200-201页
    第三节 建立双语教育管理与保障机制的几点建议第201-204页
        一、修订完善的教学大纲第201-202页
        二、正确认识双语教育的功能第202-203页
        三、合理安排双语班的教材使用、学制及课时第203页
        四、建立科学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第203-204页
        五、保障落实双语教育所需的经费第204页
    第四节 和田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发展对策第204-212页
        一、科学认识“民汉兼通”的内涵第204-206页
        二、大力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工作第206-208页
        三、加强富有地方特色的双语教材建设第208-209页
        四、重视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第209-210页
        五、鼓励汉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共建新疆和谐语言文化社会第210-212页
第九章 困境与选择—全球化背景下和田双语教育发展的理论思考第212-220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不足第220-222页
    一、本文的主要贡献第220-221页
    二、本文的不足及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第221-222页
参考文献第222-230页
附录一第230-233页
附录二第233-239页
后记第239-24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41-24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005030,这篇论文共24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72.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21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