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渍涝胁迫的调控效应

花生论文 渍涝论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 赤霉素论文 乙烯利论文
论文详情
在我国南方花生栽培期间尤其生育前、中期雨水频繁,往往引起严重的渍涝胁迫。为了减少花生因渍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本试验以耐涝品种湘花2008、敏感品种中花4号为试材,模拟花生在营养生长末期(南方多雨季节)遭受渍涝胁迫后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乙烯利和多效唑,分别设置5种喷施浓度,通过观测喷药后开花下针期、结荚期、饱果期的花生生长发育状况,测定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伤害、厌氧呼吸代谢、产量以及品质等指标,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恢复性生长、减轻花生涝灾的作用,为花生生产缓解涝害,稳定产量、品质提供实用的救灾措施及其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生长发育对于耐涝品种,与不喷施化控剂的对照相比,各处理均提高地下部干重,不同的是:各浓度的赤霉素均促进花生生长,而乙烯利和多效唑抑制株高、侧枝生长。对于敏感品种,各处理抑制分枝数和地上部干重,不同之处是:赤霉素和乙烯利促进株高、侧枝生长、地下部干物质积累,而多效哗抑制株高、侧枝长。(2)光合生理对于耐涝品种,各处理开花期叶绿素含量降低,饱果期提高;赤霉素降低Ci、Gs,提高Pn、Tr;乙烯利降低Ci、Gs,提高Pn,而对Tr有促有抑,表明赤霉素、乙烯利处理增强光合作用的效果未受到气孔限制;多效唑降低Ci,对Gs有促有抑,明显提高Pn、Tr。对于敏感品种,各处理均开花期叶绿素含量提高,而饱果期降低;赤霉素降低Ci,提高Gs,抑制Pn,促进Tr,表明光合限制以非气孔限制为主导因素;乙烯利降低Ci、Gs,抑制Pn,表明光合限制主导因素为气孔限制,而Tr有促有抑;多效唑对Ci有促有抑,提高Gs、Tr,对Pn亦有促有抑,表明光合限制以非气孔限制为主导因素。(3)抗性指标对耐涝品种而言,在开花期喷施各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共性效应是提高厌氧呼吸关键酶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和根系活力,并增加此后各时期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之处有:各浓度赤霉素抑制SOD、CAT和POD活性,而对MDA表现低促高抑;乙烯利抑制SOD、CAT活性,POD活性有促有抑,降低MDA含量;多效唑抑制CAT、POD活性,对SOD、MDA含量有促有抑。对于敏感品种,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抑制ADH活性,但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赤霉素、乙烯利处理提高根系活力,多效唑处理低浓度抑制,而高浓度促进;对于抗氧化酶系统,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提高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而赤霉素和多效唑提高CAT活性,乙烯利对CAT活性有促有抑。(4)产量和品质对于耐涝品种,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产量结构与品质成分的共性效应是提高总果数、饱果数、饱果率和饱仁率,降低秕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抑制蛋白质含量,促进脂肪含量,只是对油酸与亚油酸比值(O/L)有所差异:赤霉素提高,而多效唑降低,乙烯利则有增有减。3种调节剂均提高产量,赤霉素>乙烯利>多效唑,其中150mg/L赤霉素增产达24.9%。对于敏感品种,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提高总果数、饱果数、秕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但减少饱果率、饱仁率。各处理均提高荚果产量,其中赤霉素处理极显著增产,并以100mg/L赤霉素效果最好,增产45.3%,其次是乙烯利增产11.7%-26.6%,再次是多效唑增产4.7%-24.2%。赤霉素和乙烯利均提高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多效唑效果相反,各处理的O/L均降低。终上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对敏感品种的效果明显好于耐涝品种,即敏感品种在发生涝灾时最好进行化控,以弥补先天不足;耐涝品种能够依靠内在遗传特性来抵御涝灾,显示出耐涝生态育种的重要性,既增产又降低施用化控剂的物质及人工成本。
摘要第4-6页
Abstracts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 引言第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18页
        2.1 渍涝胁迫与植物第13-16页
            2.1.1 渍涝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3-15页
            2.1.2 植物耐涝性的机制第15-16页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与机理第16-18页
            2.2.1 赤霉素第16-17页
            2.2.2 乙烯第17页
            2.2.3 多效唑第17-18页
    3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8-19页
第二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9-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1.1 供试材料第19页
        1.2 试验设计第19-20页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0页
            1.3.1 植株生长特性观测第20页
            1.3.2 干物质积累测定第20页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26页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花生形态的影响第20-24页
            2.1.1 株高第20-21页
            2.1.2 侧枝长第21-22页
            2.1.3 分枝数第22-24页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花生生物量的影响第24-26页
            2.2.1 地上部第24-25页
            2.2.2 地下部第25-2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26-28页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花生生理生化的影响第28-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1.1 供试材料第28页
        1.2 试验设计第28页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8-29页
            1.3.1 气体交换特性第28页
            1.3.2 叶绿素含量(SPAD值)第28页
            1.3.3 乙醇脱氢酶活性第28页
            1.3.4 SOD、CAT和POD第28-29页
            1.3.5 可溶性蛋白含量第29页
            1.3.6 MDA含量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花生生理的影响第29-32页
            2.1.1 气体交换特性第29-31页
            2.1.2 叶绿素含量第31-32页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花生生化影响第32-36页
            2.2.1 ADH第32页
            2.2.2 根系活力第32-33页
            2.2.3 抗氧化酶系统第33-34页
            2.2.4 丙二醛第34-35页
            2.2.5 可溶性蛋白第35-36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6-39页
        3.1 光合作用第36-37页
        3.2 生化效应第37-39页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花生产量和品质影响第39-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5页
        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胁迫下花生产量的影响第39-43页
            2.1.1 结果性能第39-40页
            2.1.2 果仁重和饱满度第40-42页
            2.1.3 产量第42-43页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渍涝胁迫下花生品质的影响第43-45页
            2.2.1 蛋白质和脂肪第43-44页
            2.2.2 油酸、亚油酸和油亚比值第44-45页
    3 小结与讨论第45-46页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46-48页
    1 结论第46-47页
    2 创新点第47页
    3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符号表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历第5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607234,这篇论文共5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6.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27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