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冬小麦论文 灌溉模式论文 籽粒产量论文 耗水特性论文 水分利用效率论文 氮素利用效率论文
论文详情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为供试材料,设置4种灌溉模式:不灌水(W0)、拔节水+开花水(W2)、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W3)、拔节水+越冬水与灌浆水实施交替灌溉的交替隔畦灌溉(AFI)。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品种冬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灌溉模式显著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交替隔畦灌溉(AFI)与常规灌2水(W2)相比,灌水量相同,但交替隔畦灌溉(AFI)的籽粒产量显著提高;交替隔畦灌溉(AFI)与常规灌3水(W3)相比,灌水量减少1/3,但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籽粒产量降低不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上分析,交替隔畦灌溉(AFI)与常规灌2水(W2)相比较,单位面积穗数显著提高。随灌水量的增加,各灌水处理的千粒重随之降低,其中常规灌3水(W3)处理显著低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和常规灌2水(W2)处理。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品种的收获指数均以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最高,且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灌3水(W3)处理。表明交替隔畦灌溉方式能够通过提高小麦的收获指数,保持较高的籽粒产量。2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不同灌水处理对土壤贮藏水的消耗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灌溉模式显著影响冬小麦对土壤贮藏水的吸收利用,其中常规灌2水(W2)处理的土壤贮藏水消耗量显著低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随灌水量的增加,两个冬小麦品种整个生育期内总耗水量呈增加的趋势,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常规灌2水(W2)处理的总耗水量显著低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灌水处理间相比较,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和常规灌3水(W3)处理。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的灌水方式是兼顾高产和高效的最佳灌水处理模式。3不同灌溉模式下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因子不同灌溉模式下影响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因子主要包括土壤棵间蒸发量,作物光合特性,土壤水消耗,旗叶的生理生化指标。2009/2010冬小麦生长季,开花到成熟这段时间内,不灌水(W0)处理的总积累蒸发量显著低于灌水处理。灌水处理间比较,各灌水处理的总积累蒸发量关系为W3> W2> AFI。表明土壤蒸发是土壤水分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交替隔畦灌溉可以减少土壤表面蒸发损失的三分之一。而且土壤蒸发主要是通过灌水畦损失的,不灌水畦的土壤蒸发损失量仅占总土壤蒸发量的30%左右。说明采用交替隔畦灌溉通过减少地表湿润面积可明显地降低棵间土壤蒸发量。本研究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生长季内0~20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呈减少的趋势。W0处理0~20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高,表明干旱提高了冬小麦对土壤水的消耗。灌水处理间比较,常规灌3水(W3)处理0~12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表明常规灌3水(W3)处理不利于提高土壤水利用效率;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常规灌2水(W2)和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0~60cm各土层的土壤贮水消耗量差异较小,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60~140cm各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显著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表明交替隔畦灌溉能更有效的利用土壤水,尤其是深层土壤贮水,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泰农18品种2009/2010和2010/2011两个生长季内,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整个灌浆期内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浇灌浆水前,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与常规灌3水(W3)处理差异不显著;浇灌浆水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灌3水(W3)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方式相比,交替隔畦灌溉方式能保持相同净光合速率,但可以减低蒸腾速率,因此能提高光合水分利用效率。与常规灌2水(W2)处理相比较,灌水量相同,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旗叶水势、渗透势和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交替隔畦灌溉(AFI)与常规灌3水(W3)处理相比较,灌水量减少,但是二者水势和渗透势差异不显著。表明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在灌水量减少的条件下,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够使冬小麦旗叶保持较高的水势、渗透势和相对含水量,提高了旗叶的渗透调节能力,避免植株水分胁迫的危害。4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本试验研究表明,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增加的趋势,与灌3水处理相比较,交替隔畦灌溉(AFI)虽然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显著降低,但是由于交替隔畦灌溉(AFI)显著提高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促进了冬小麦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向籽粒的分配,能够协调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关系,获得高产高效。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法,本研究表明,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植物氮素总积累量中来自肥料氮的比例为33.76%~40.49%,来自土壤氮为59.51%~66.24%。随灌水量的增加,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来自肥料氮的量和来自土壤氮的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对肥料氮的吸收量显著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表明交替隔畦灌溉方式更有利于对肥料氮的吸收,提高肥料氮的回收利用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不同灌水处理的氮素总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呈增加的趋势,不灌水(W0)处理显著低于其他灌水处理。说明灌水有利于增加氮素在植株中的积累总量,提高对肥料氮的回收效率和增加肥料氮所能生产的作物籽粒产量。相同灌水量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的氮素总积累量、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氮素收获指数反映成熟期氮素在籽粒和营养器官中的分配状况,随灌水量的增加,氮素收获指数呈降低的趋势。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方式提高了提高对肥料氮的回收效率和增加肥料氮所能生产的作物籽粒产量,促进了冬小麦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及向籽粒的分配,能协调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关系,获得高产高效。随灌水量增加,多穗型品种山农15和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两个冬小麦品种,成熟期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呈降低趋势,灌水量相同条件下,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土壤硝态氮积累量显著高于常规灌2水(W2)处理。随灌水量增加,0~1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占0~200cm土壤硝态氮总积累量的比例逐渐减小,其中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显著高于常规灌2水(W2)和常规灌3水(W3)处理;100~200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占0~200cm土壤硝态氮总积累量的比例逐渐增大,其中交替隔畦灌溉(AFI)处理显著低于常规灌2水(W2)和常规灌3水(W3)处理。表明随着灌水量和灌水次数的增加,土壤硝态氮从0~100cm土层迁移到100~200cm土层中的量增加,而交替隔畦灌溉能够有效减少土壤硝态氮向100cm以下土层的淋溶。
中文摘要第9-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1 前言第17-36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36页
        1.2.1 我国和山东的水资源状况以及农业用水情况第18-19页
        1.2.2 小麦一生的需水规律第19-20页
        1.2.3 灌水对小麦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20-22页
        1.2.4 灌水对小麦碳代谢的影响第22-27页
        1.2.5 灌水对小麦氮代谢的影响第27-29页
        1.2.6 灌水对小麦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29-31页
        1.2.7 交替灌溉技术及其节水机理研究现状第31-36页
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6-43页
    2.1 试区概况第36-37页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第37-38页
        2.2.1 大田试验第37-38页
        2.2.2 15N 微区试验第38页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8-42页
        2.3.1 田间调查与取样第38页
        2.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第38页
        2.3.3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38-39页
        2.3.4 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第39页
        2.3.5 光合速率的测定第39-40页
        2.3.6 土壤棵间蒸发的测定第40页
        2.3.7 小麦旗叶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40-41页
        2.3.8 15N 取样方法与计算方法第41页
        2.3.9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第41-42页
    2.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42-4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3-71页
    3.1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第43-46页
        3.1.1 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第43页
        3.1.2 成熟期不同器官中干物质分配量及其比例第43页
        3.1.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第43-46页
    3.2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6-50页
        3.2.1 全生育期的总耗水量第46-47页
        3.2.2 不同水分来源及其所占总耗水量比例第47页
        3.2.3 不同生育时期耗水量、耗水模系数和日耗水量的差异第47-49页
        3.2.4 水分利用效率第49-50页
    3.3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关键影响因子第50-62页
        3.3.1 不同灌水处理的土壤含水量第50-55页
        3.3.2 不同灌水处理的花后光合性能第55-58页
        3.3.3 不同灌水处理的棵间蒸发第58-59页
        3.3.4 不同灌水处理的旗叶生理生化指标第59-62页
    3.4 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总耗水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62-64页
        3.4.1 生物产量、收获指数与总耗水量之间的关系第62-63页
        3.4.2 籽粒产量、WUE 与总耗水量之间的关系第63-64页
    3.5 不同灌溉模式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64-71页
        3.5.1 成熟期不同来源氮素的积累量及其比例第64-65页
        3.5.2 成熟期不同来源氮素在各器官中的积累与分配第65-66页
        3.5.3 成熟期各器官中氮素的积累与分配第66-67页
        3.5.4 氮素利用效率第67-68页
        3.5.5 成熟期 0~200 cm 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含量第68-69页
        3.5.6 成熟期土壤硝态氮积累第69-71页
4 讨论第71-80页
    4.1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第71-72页
    4.2 不同灌溉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2-74页
        4.2.1 不同灌溉模式对不同来源水分利用的影响第72-73页
        4.2.2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3-74页
    4.3 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关键影响因子第74-77页
        4.3.1 不同灌溉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74-75页
        4.3.2 不同灌溉模式对花后光合性能的影响第75页
        4.3.3 不同灌溉模式对棵间蒸发的影响第75-76页
        4.3.4 不同灌溉模式对旗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76-77页
    4.4 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7-80页
        4.4.1 氮素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差异第77-78页
        4.4.2 不同灌溉模式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第78-80页
5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6页
致谢第96-9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7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619138,这篇论文共97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9.1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8.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