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相转移催化功能磁性纳米粒子结构优化及应用

两相催化论文 固载相转移催化剂论文 微反应器论文 磁性纳米载体论文 杂多酸论文 深度脱硫论文
论文详情
液-液两相催化反应因其环境友好性已得到迅速的发展。然而,解决两相反应体系底物接触以及催化剂回收等难题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围绕这些问题,相继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如温控相转移催化剂、乳液相转移催化剂体系以及固载型催化剂等。为此本课题组也曾提出以水凝胶为模板负载相转移催化剂,制备类似胶束结构的、适用性更广的复合微反应器。研究结果表明,此类微反应器在两相催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且对极性产物具有一定的萃取功能。与此相关的研究为两相催化反应开辟了新途径。然而,前期研究发现:较大的微反应器因不利于传质而影响催化反应效率。作为本课题组前期工作的继续,本研究拟制备适于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深度脱硫两相反应的易回收纳米尺寸微反应器,并对其催化反应性能进行系统研究,期望为有效提高微反应器催化反应效率开辟新途径。基于以上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论文的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磁性纳米粒子/水凝胶/相转移催化剂微反应器的构筑及性能研究利用反相乳液体系制备磁性纳米二氧化硅(Magnetic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以有机硅氧烷对其修饰,使MSN表面富含双键,通过过硫酸钾(KPS)引发丙烯酰胺(AM)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A)交联聚合,在MSN表面包裹一层水凝胶PAM。以磁性纳米水凝胶Fe3O4/SiO2/PAM (MHN)为模板,利用浸渍法将硅氧烷季铵盐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十八烷基N.N-二甲基氯化铵(18QAS)通过网络互穿以及氢键作用负载于MHN上,最后通过18QAS与双核过氧钨酸钾(W2)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制备得到磁性纳米微反应器MHN/18QAS-W2。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多种表征仪器对微反应器各阶段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以过氧化氢氧化十氢萘中的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反应,对制备得到的微反应器MHN/18QAS-W2的催化氧化行为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影响此微反应器催化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HN尺寸为纳米级,具有核-壳结构和超顺磁性。成功构筑的磁性微反应器MHN/18QAS-W2具有较好的催化脱硫性能和产物萃取功能,影响其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是DBT的初始浓度,且此微反应器具有超顺磁性,反应完成后可通过外磁场迅速分离。由于MHN与18QAS-W2之间弱的相互作用,导致重复使用的微反应器MHN/18QAS-W2稳定性较差。二、磁性纳米粒子/相转移催化剂微反应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1)磁性纳米粒子/磷钨酸十八烷基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为了增强相转移催化剂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提高其稳定性,实施了以18QAS水解产物与二氧化硅表面Si-OH之间的缩合作用,将硅氧烷季铵盐以共价键形式固载于磁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策略。经18QAS与磷钨酸(PTA)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获得两相反应微反应器MSN/18QAS-PTA。利用透射电镜、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视频接触角测定仪对微反应器MSN/12QAS-PTA的结构、组成以及特殊性能进行表征。以过氧化氢氧化十氢萘中的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反应,探讨微反应器MSN/18QAS-PTA应用于两相反应的可行性,系统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微反应器催化效果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微反应器MSN/18QAS-PTA为明显的核-壳结构,具有双亲性与超顺磁性。此微反应器在温和条件下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DBT生成其对应的砜,催化性能优越,在最佳优化条件下,体系硫含量可从487~2800ppm降低到0.8ppm。纳米颗粒表面合适的催化剂固载量以及过氧化氢的使用量是决定MSN/18QAS-PTA颗粒催化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此双亲性催化剂和产物可同时在外磁场作用下从体系中分离出来。与上一章使用磁性纳米水凝胶为模板制备的微反应器MHN/18QAS-PTA相比,MSN/18QAS-PTA在回收再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催化性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四次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效果。2)磁性纳米粒子/磷钨酸十二烷基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为了探讨相转移催化剂本身烷基链长短对微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合成烷基链更短的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12-QAS),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将其固载于MSN表面,并以其作为季铵盐与PTA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制备得到相应的两相反应微反应器MSN/12QAS-PTA。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手段对12QAS进行表征,利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热重、视频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复合微反应器的各阶段进行结构、组成及特殊性质表征。探讨微反应器MSN/12QAS-PTA应用于过氧化氢氧化十氢萘中的二苯并噻吩的各种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MSN/12QAS-PTA为核-壳结构,具有超顺磁性且表面亲/疏水性可调。此催化剂的设计思路可行,它在催化氧化脱硫中有着良好表现,它集催化与萃取于一体,可将500~3000ppm浓度范围内DBT氧化脱除到5ppm以下。MSN/12QAS-PTA表面的催化剂固载量以及过氧化氢的使用量是决定其催化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此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性能,循环使用五次后,催化效率仍然很高。这一研究为制备具有不同亲/疏水性两相催化微反应器建立一种新方法,对拓展该方法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综上所述:以磁性纳米水凝胶或磁性纳米二氧化硅为模板,在其表面负载杂多酸季铵盐,构筑应用于两相反应的微反应器是切实可行的。根据实验结果得知所制备的微反应器确实具有预想的各种性质与功能,三种微反应器不仅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催化性能和一定的极性产物萃取功能,而且都具有超顺磁性,分离过程简单易行。复合微反应器各种功能的体现主要源于对其组成与结构的巧妙设计。在结构型两相催化微反应器的构筑与性能研究过程中,本论文不仅着力于提高相转移催化反应传质效率,而且关注催化剂和反应物在空间上的有效分布,以达到提高催化反应效率的目的。由该研究所得到的启示,对于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设计应用于物种分布极为复杂的液-液两相催化反应的固载型催化材料更具参考价值。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均相催化剂的固载化设计第13-23页
    1.1 固载均相催化剂的意义第13-14页
    1.2 均相固载催化剂设计中的影响因素第14-22页
        1.2.1 固载方法第14-15页
        1.2.2 载体第15-19页
        1.2.3 连接臂第19页
        1.2.4 活性中心第19-22页
    1.3 结语第22-23页
第2章 磁性纳米颗粒研究进展第23-37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第23-28页
        2.2.1 共沉淀法第23-24页
        2.2.2 热分解法第24-25页
        2.2.3 微乳液法第25-26页
        2.2.4 水热合成法第26-28页
    2.3 磁性纳米粒子的保护与稳定第28-32页
        2.3.1 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壳层第28-30页
        2.3.2 二氧化硅壳层第30-31页
        2.3.3 碳壳层第31-32页
    2.4 磁性纳米粒子的功能化与应用第32-34页
        2.4.1 磁性纳米粒子功能化第32-33页
        2.4.2 催化和生物科技中的应用第33-34页
    2.5 总结与展望第34-37页
第3章 液-液两相燃料油氧化脱硫研究进展第37-53页
    3.1 概述第37-38页
    3.2 液-液两相氧化脱硫体系第38-52页
        3.2.1 相转移催化剂体系第38-42页
        3.2.2 乳液体系第42-45页
        3.2.3 离子液体体系第45-52页
    3.3 结语第52-53页
第4章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第53-59页
    4.1 研究目的第53-54页
    4.2 研究思路第54-59页
        4.2.1 整体思路第54-55页
        4.2.2 具体思路第55-59页
第5章 负载相转移催化剂磁性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第59-79页
    5.1 引言第59-61页
    5.2 实验部分第61-64页
        5.2.1 试剂第61页
        5.2.2 MHN/18QAS-W2的制备第61-63页
        5.2.3 催化氧化脱硫过程第63-64页
        5.2.4 表征第6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4-76页
        5.3.1 MSN、MHN、MHN/18QAS和MHN/18QAS-W2的表征第64-70页
        5.3.2 MHN/18QAS-W2催化氧化脱硫第70-76页
    5.4 小结第76-79页
第6章 磷钨酸十八烷基季铵盐/磁性二氧化硅制备及应用第79-99页
    6.1 引言第79-80页
    6.2 实验部分第80-82页
        6.2.1 试剂第80页
        6.2.2 MSN/18QAS-PTA的制备第80-81页
        6.2.3 催化氧化脱硫过程第81-82页
        6.2.4 表征第8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2-96页
        6.3.1 MSN、MSN/18QAS和MSN/18QAS-PTA成分及结构表征第82-86页
        6.3.2 MSN/18QAS-PTA特殊性能表征第86-89页
        6.3.3 MSN/18QAS-PTA催化氧化脱硫第89-96页
    6.4 小结第96-99页
第7章 磷钨酸十二烷基季铵盐/磁性二氧化硅制备及应用第99-117页
    7.1 引言第99页
    7.2 实验部分第99-102页
        7.2.1 试剂第99-100页
        7.2.2 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的合成第100页
        7.2.3 MSN/12QAS-PTA的制备第100-101页
        7.2.4 催化氧化脱硫过程第101-102页
        7.2.5 表征第102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02-115页
        7.3.1 3-(三乙氧基硅基)丙基N,N-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的表征第102-104页
        7.3.2 MSN、MSN/12QAS和MSN/12QAS-PTA结构与成分及性能表征第104-110页
        7.3.3 MSN/12QAS-PTA催化氧化脱硫第110-115页
    7.4 小结第115-117页
第8章 结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14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3342,这篇论文共14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3.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