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和其亲本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玉米ZeamaysL.论文 杂种优势论文 SSR分子标记论文 杂交种论文
论文详情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之一,利用杂种优势大幅度提高产量一直是玉米育种的首选技术路线。明确亲本自交系产量因子模式及其与杂交种的杂种优势模式的关系,对于杂种优势的利用中亲本的选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我国不同年代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玉米杂交种30个及其亲本自交系36个。研究了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50多年来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明确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构成的重要性。另外,用70对SSR引物对不同年代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进行分子标记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北京和新疆两点试验结果表明,1950s和1970s-2000s的杂交种在不同试验密度下,不同年代的品种间产量增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的新杂交种在抗逆性方面比老杂交种取得了积极的改良进展;我国不同年代培育的品种无论是在逆境严重的生态区还是在逆境轻的条件下,都取得了积极的改良效果。2.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我国的玉米育种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中低密度水平,高密度下的育种目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增大密度和提高千粒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3.在低密度条件下,杂种优势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较大。但是,随着年代的延伸和密度的增加,杂种优势对产量的贡献率就越来越小,非杂种优势的遗传因素对产量的贡献率则越来越大。4.农艺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得到了真实有效的正向改良,密度和穗粒数以及千粒重的不断增加是近代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5. 70对SSR标记,对4份OPV品种和45份自交系进行扩增,共检测出248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3.54个,PIC值平均为0.56。SSR标记划分的种质类群结果与种质的系谱关系具较好的一致性。6. 50年代的OPV品种与其它种质的血缘关系较远,有广泛的种质资源基础,对我国以后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以及优良自交系的选育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9页
    1.1 我国玉米的生产状况第9-12页
        1.1.1 我国玉米的发展史第9-10页
        1.1.2 我国玉米的分布第10页
        1.1.3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第10-11页
        1.1.4 我国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11-12页
    1.2 国内外对玉米育种目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1 国内对玉米育种目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国外对玉米育种目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第14-16页
    1.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第16-17页
        1.3.1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现状第16页
        1.3.2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现状第16-17页
    1.4 遗传多样性与杂种优势研究第17-27页
        1.4.1 分子标记技术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第18-19页
        1.4.2 分子标记划分杂种优势群的方法第19-25页
        1.4.3 杂种优势的利用第25-27页
    1.5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第27-29页
        1.5.1 研究目的第28页
        1.5.2 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我国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趋势研究第29-5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2.1.1 试验材料第29页
        2.1.2 试验方法第29-30页
    2.2 数据统计分析第30-32页
        2.2.1 方差分析第30-31页
        2.2.2 杂种优势分析第31页
        2.2.3 多元相关、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第31-3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2-52页
        2.3.1 不同年代的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结果与分析第32-46页
        2.3.2 不同密度下的玉米杂种优势结果与分析第46-47页
        2.3.3 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第47-52页
    2.4 讨论第52-55页
        2.4.1 不同生态区产量差异结果分析第52-53页
        2.4.2 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增益的影响第53页
        2.4.3 杂种优势对产量的贡献率第53-54页
        2.4.4 主要农艺性状演化趋势第54-55页
    2.5 结论第55-57页
第三章 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第57-6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57-59页
        3.1.1 试验材料第57-59页
        3.1.2 试验方法第5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59-64页
        3.2.1 SSR 标记检测结果第59-61页
        3.2.2 4 份OPV 品种和51 份自交系种质类群的划分第61-64页
    3.3 讨论第64-65页
        3.3.1 SSR 标记检测结果比较第64页
        3.3.2 种质类群的划分和遗传结构分析第64-65页
        3.3.3 OPV 品种种质遗传基础探讨第65页
    3.4 结论第65-67页
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致谢第75-76页
作者简历第76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313544,这篇论文共76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2.8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8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