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研究

四本《长生殿》论文 上海昆剧团论文 传统论文 特定机制论文
论文详情
2007年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演了上海昆剧团的全本《长生殿》,这是昆剧经典《长生殿》300年来首次以“全本演出”的方式重现舞台。上海昆剧团和制作人唐斯复将原著整理为四本《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分四个晚上演出。这出戏在音乐实践上一反上海昆剧团之前“创新型”剧目常用的对于唱腔和音乐的改革手法,而以“重现唱腔原貌”为原则,以大齐奏为主的方式伴奏。笔者以四本《长生殿》中音乐实践上“回归传统”的现象入手,根据笔者的田野考察与对于四本《长生殿》的文本分析,发现四本《长生殿》中“回归传统”现象具有复杂性,这表现在:其一,“传统”名义下的“非传统”因素的存在。其二,“传统”含义多元化的呈现。其三,在宣传营销中,对于“全本”演出历史意义的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四本《长生殿》的“回归传统”实际上是以回归的名义塑造了一个新的“传统昆剧”。从结果来看,这个“传统昆剧”不仅被认可,而且还获得了剧团一直渴望的振兴。四本《长生殿》首演即收获5轮20场的好成绩,从2006年1月试演一、二本开始,到2010年11月上演精华版,四年间前后共演出了78场,票房收入共270万之多。同时在演出这部戏之后剧团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改变,从之前的困境:政府有限的支持和萧条的市场,步入了振兴:政府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好转。笔者针对四本《长生殿》“回归传统”获得成功的现象,借用洛秦的“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模式”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促成四本《长生殿》产生和成功的原因在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上海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都市,在此历史场域下政府到社会滋生了一种对于“传统”的需求。同时在上海特殊的城市环境之下,一个希望获得振兴的剧团,一个希望重塑城市\文化形象的政府\国家,一批希望重塑文化身份、回归传统生活的新兴受众群体构成了支撑四本《长生殿》产生的音乐社会。在此需求前提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办成功为昆剧带来的机遇,“不新不旧”的创作观念,多元混杂的艺术实践和关键人物唐斯复是四本《长生殿》获得成功的特定机制。“不新不旧”的创作观念,多元混杂的艺术实践所塑造的“传统昆剧”形象是如何确立《长生殿》对于受众与国家的意义的,笔者通过田野考察,受到赖斯“挪用传统”和霍布斯鲍姆“发明的传统”的启发,得出结论:四本《长生殿》的成功实际上是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现代人对于昆剧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真性”想象与需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8-2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10页
    二、研究对象与选题价值第10-11页
    三、研究背景第11-13页
    四、理论视角第13-15页
    五、分析模式与写作框架第15-17页
    六、研究综述与研究空间第17-22页
    七、资料来源第22-24页
    小结第24-26页
绪论第26-32页
    第一节 一个剧团一出戏第26-28页
    第二节 一个传统昆剧的概念第28-32页
第一章 《长生殿》之前的上海昆剧团:创新第32-49页
    第一节 以"创新"为主流的昆剧实践第32-41页
        一、上海昆剧团历年剧目第32-36页
        二、以新编历史剧为主流的创作第36-38页
        三、对于传统剧目的改编第38-40页
        四、创新型剧目的艺术特征第40-41页
    第二节 "创新"意识下的昆剧音乐实践第41-46页
        一、唱腔设计第42-45页
        二、配乐第45-46页
    第三节 生存困境第46-49页
        一、体制改革的危机第46-47页
        二、昆剧演出市场萧条第47-48页
        三、人员流失第48-49页
第二章 四本《长生殿》:回归传统第49-65页
    第一节 排演背景:借一部大戏摆脱困境第49-51页
        一、《上灵山》:一场失败的革命第49页
        二、六本《牡丹亭》:未能实现的全本演出第49-50页
        三、四本《长生殿》:振兴的希望第50-51页
    第二节 全本复原的四本《长生殿》第51-57页
        一、洪异长生殿第51-52页
        二、全本演出的方式第52-57页
    第三节 音乐处理:重现唱腔原貌,以齐奏为主的配乐第57-60页
        一、"六个不变"的唱腔设计第57-59页
        二、以"齐奏"为主的音乐配器第59-60页
    第四节 成功的结果第60-65页
        一、三次重要的演出第60-61页
        二、政府态度第61-62页
        三、社会肯定第62-63页
        四、剧团振兴第63-65页
第三章 四本《长生殿》"回归传统"成功的原因分析第65-103页
    第一节 创新到传统的原因:政府与社会对于"传统"观念的改变第65-78页
        一、创新:现代化过程中从国家到社会集体的"反传统"意识第65-71页
        二、回归传统:全球化都市背景下对于"传统"的需求第71-78页
    第二节 四本《长生殿》成功的特定机制第78-103页
        一、昆剧申报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第78-83页
        二、一个关键的人物:唐斯复第83-88页
        三、"不新不旧"的创作观念与多元混杂的艺术实践第88-103页
第四章 四本《长生殿》对于受众和国家的意义第103-127页
    第一节 两种受众群对于四本《长生殿》塑造的"传统昆剧"的认知第104-119页
        一、传统昆剧受众主体:文人阶层第104-105页
        二、四本《长生殿》的两种受众群第105-119页
    第二节 四本《长生殿》塑造的"传统昆剧"对于国家的意义第119-127页
        一、一个民族认同的符号第120-125页
        二、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名片第125-127页
余论 "全本"复原:一场不仅仅是昆剧演出的文化事件第127-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6页
附录第136-149页
后记第149-15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9446,这篇论文共15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5.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