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2型链球菌间接ELISA和间接血凝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猪2型链球菌论文 荚膜多糖论文 溶血素论文 IHA论文 ELISA论文
论文详情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能引起猪脑膜炎、心内膜炎、关节炎、肺炎和败血症等,该菌有35个血清型,其中2型流行最广、且致病性最强,并能感染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但猪链球菌经常与其他一些病原如猪放线杆菌、猪丹毒杆菌和猪蓝耳病病毒等发生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和抗体水平的检测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1建立以猪2型链球菌荚膜多糖为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2构建溶血素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建立以溶血素为靶蛋白的猪链球菌间接血凝(IHA)抗体检测方法。3以上述两种方法对临床上送检血清进行检测,验证建立的两方法的符合率,并分析最近一年内我国猪2型链球菌的流行病学特点。猪2型链球菌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常见的有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胞外因子(Extracellular factor,EF),溶血素(Suilysin,SLY)等,其中CPS是最早被证实的猪2型链球菌毒力因子,也是进行分型的依据,本试验用改良的kodana方法提取猪2型链球菌的荚膜多糖,并以此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各方面条件进行优化,研制出猪2型链球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另外发病猪的猪2型链球菌中有相当高比例的菌株表现出溶血素活性,因而猪2型链球菌溶血素被认为是该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根据猪2型链球菌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扩增猪2型链球菌LT-1分离株溶血素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中,酶切和PCR鉴定后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扩增的LT-1株溶血素基因长度为1494bp,编码497个氨基酸。将溶血素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提取重组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进行溶血素的表达和鉴定。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然后以表达的溶血素蛋白为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并对各方面条件优化,建立猪链球菌间接血凝试验(IHA)。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从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和北京等地送检的血清样品共3991份,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33.75%,41.6%等,各省血清样品阳性率从0%到41.6%。本研究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并适用于猪链球菌的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缩略语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1页
    1 猪2型链球菌的血清型第12页
    2 猪2型链球菌的毒力因子第12-14页
        2.1 荚膜多糖第12-13页
        2.2 溶菌酶释放蛋白和胞外蛋白因子第13页
        2.3 溶血素第13-14页
        2.4 黏附素第14页
        2.5 IgG结合蛋白第14页
    3 猪2型链球菌病流行病学第14-21页
        3.1 病原特性第14-15页
        3.2 流行病学特性第15-21页
            3.2.1 感染猪的流行病学特性第15-16页
            3.2.2 感染人的流行病学特性第16-17页
            3.2.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第17页
            3.2.4 致病机理第17-18页
            3.2.5 猪2型链球菌的检测方法第18-19页
            3.2.6 免疫预防第19-21页
第二章 猪2型链球菌间接ELISA试剂盒研制及应用第21-53页
    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页
    2 试验材料第21-23页
        2.1 菌种第21页
        2.2 血清及酶标二抗第21-22页
        2.3 ELISA主要试剂第22页
        2.4 ELISA相关溶液的配制第22-23页
    3 方法第23-27页
        3.1 荚膜多糖的制备及定量第23-24页
            3.1.1 荚膜多糖的制备第23页
            3.1.2 苯酚-硫酸法测荚膜多糖浓度第23-24页
        3.2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24页
        3.3 封闭液的确定第24页
        3.4 血清稀释液的确定第24页
        3.5 血清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第24页
        3.6 酶标抗体反应时间的确定第24-25页
        3.7 底物的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第25页
        3.8 ELISA操作程序第25页
        3.9 敏感性试验第25页
        3.10 特异性试验第25-26页
        3.11 重复性试验第26页
            3.11.1 批内可重复性试验第26页
            3.11.2 批间可重复性试验第26页
        3.12 保存期试验第26-27页
            3.12.1 性状检验第26页
            3.12.2 敏感性检验第26页
            3.12.3 特异性检验第26-27页
        3.13 破坏性试验第27页
            3.13.1 血清稀释液破坏性试验第27页
            3.13.2 ELISA反应板的破坏性试验第27页
        3.14 ELISA判定标准的确定第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49页
        4.1 荚膜多糖的浓度第27-28页
        4.2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28-29页
        4.3 封闭液的确定第29-30页
        4.4 血清稀释液的确定第30页
        4.5 血清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第30页
        4.6 酶标抗体反应时间的确定第30-31页
        4.7 底物的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第31页
        4.8 敏感性试验第31-33页
        4.9 特异性试验第33-34页
        4.10 重复性试验第34-37页
            4.10.1 批内可重复性试验第34-36页
            4.10.2 批间可重复性试第36-37页
        4.11 保存期试验第37-43页
            4.11.1 性状检验第37-38页
            4.11.2 敏感性检测第38-39页
            4.11.3 特异性检验第39-43页
        4.12 破坏性试验第43-44页
            4.12.1 血清稀释液坏性试验结果第43页
            4.12.2 反应板破坏性试验结果第43-44页
        4.13 ELISA判定标准的确定结果第44-45页
        4.14 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验证第45-49页
            4.14.1 流行病学调查第45-47页
            4.14.2 分析与验证第47-49页
    5 讨论第49-53页
        5.1 猪2型链球菌第49页
        5.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49-51页
            5.2.1 试剂的选择第49-50页
            5.2.2 酶标板的选择第50页
            5.2.3 ELISA方法的判断标准第50-51页
            5.2.4 ELISA方法的优点和缺点第51页
        5.3 小结第51-53页
第三章 猪链球菌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建立及应用第53-68页
    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53页
    2 试验材料第53-56页
        2.1 菌种及质粒第53页
        2.2 血清第53-54页
        2.3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54页
        2.4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第54-56页
            2.4.1 抗生素类第54页
            2.4.2 细菌培养基第54页
            2.4.3 质粒抽提第54页
            2.4.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缓冲液第54-55页
            2.4.5 Western blot缓冲液第55页
            2.4.6 其它缓冲液第55-56页
    3 试验方法第56-60页
        3.1 SLY基因的扩增表达第56-59页
            3.1.1 引物设计第56页
            3.1.2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第56页
            3.1.3 SLY基因的克隆及测序第56页
            3.1.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56-57页
            3.1.5 连接产物及质粒的转化第57页
            3.1.6 质粒的制备(碱裂解法)第57页
            3.1.7 诱导表达第57-58页
            3.1.8 包涵体提取第58页
            3.1.9 SDS-PAGE电泳第58页
            3.1.10 Western-blot第58-59页
        3.2 红细胞的制备第59页
        3.3 抗原致敏第59页
        3.4 间接血凝试验第59-60页
    4 结果第60-66页
        4.1 SLY基因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第60-63页
        4.2 SLY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第63页
        4.3 SLY表达产物的SDS-PAGE及 Western-blot结果第63-64页
        4.4 间接血凝最佳工作条件的确定第64-65页
            4.4.1 抗原最佳浓度确定第64-65页
            4.4.2 抗原致敏时间和结果判定最佳时间的选择第65页
            4.4.3 结果判定最佳时间的选择第65页
            4.4.4 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第65页
        4.5 分析第65-66页
    5 讨论第66-68页
        5.1 间接血凝试验第66-67页
        5.2 间接血凝试验优点第67页
        5.3 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1943349,这篇论文共7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1.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6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