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毛状根培养体系优化研究-Ⅲ

黄芩毛状根论文 黄芩苷论文 内转录间隔区论文 血红蛋白基因论文 电导率论文
论文详情
黄芩苷(Bacalin)为黄酮类化合物,大量存在于药用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根部,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抗病毒(如HIV)和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以黄芩苷及中药黄芩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开发和生产与日俱增,而黄芩的种植面积却逐年降低。农药的大量施用、药材产地的污染等使药材的质量与安全问题也日渐严重。探索可替代中药黄芩的新资源将对中医药发展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优选的黄芩毛状根为研究材料,对黄芩毛状根的种属、黄酮类成分合成的影响因素、黄芩苷合成的调控进行了研究。此外,本论文构建了含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的发根农杆菌,为改善黄芩毛状根抗低氧能力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双引物扩增黄芩毛状根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ITS),其ITS为589bp。利用BLAST软件进行ITS序列比对,表明该序列与黄芩属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登录号:AB557593.1)同源性为90%。获得黄芩毛状根的ITS登录号为JF824665。表明研究所用黄芩毛状根外植体来源于黄芩属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2.黄芩毛状根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黄芩毛状根具有合成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及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的能力,其中以黄芩苷为主。以果糖为碳源培养的黄芩毛状根培养30-50d时与黄芩药材相似度从0.660逐渐提高到0.987;以蔗糖或葡萄糖为碳源时,培养30-50d的黄芩毛状根与黄芩药材相似度均高于0.9。利用黄芩毛状根自身所具备的水解酶系对其水解并进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黄芩毛状根与黄芩药材酶解后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69,表明黄芩毛状根存在水解酶系。3.建立了三级黄芩毛状根的培养体系。黄芩毛状根一级种子培养工艺为接种量5g/L,50g/L葡萄糖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28℃培养18d,摇床转速110rpm。二级种子培养工艺为接种量5g/L,含0.2mmol/L苯丙氨酸、40g/L蔗糖、10g/L葡萄糖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28℃培养20d,摇床转速110rpm。黄芩毛状根三级培养工艺为接种量5g/L,含0.4mmol/L苯丙氨酸、60g/L蔗糖的改良的MS液体培养基采用20d变温法(0-20d28℃培养,21-40d20℃培养)培养40d,摇床转速为110rpm。利用三级培养体系获得的毛状根生物量为11.52g/L,黄芩苷含量为20.99%。4.为实现在线监测黄芩毛状根的生物量,对生物量增殖y(g/L)与电导率x(mS/cm)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得到方程:y=7.090x3-30.886x+24.914(R2=0.998),本方程可用于黄芩毛状根生物量的在线监测。5.为了提高黄芩毛状根的抗低氧能力,本研究将pBI121-VHb质粒转化15834及R1000发根农杆菌。为VHb基因转入黄芩毛状根中提供了有效工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3-24页
    1.1 黄芩苷的研究概述第13-15页
        1.1.1 黄芩苷的理化性质第13-14页
        1.1.2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第14页
        1.1.3 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研究第14-15页
    1.2 植物毛状根研究概述第15-17页
        1.2.1 药用植物毛状根及其特点第15页
        1.2.2 影响毛状根生长及产物合成的因素第15-17页
    1.3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的研究及应用第17-18页
        1.3.1 ITS 序列的结构及优点第18页
        1.3.2 ITS 的应用第18页
    1.4 中药指纹图谱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第18-19页
        1.4.1 中药指纹图谱第18-19页
        1.4.2 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第19页
    1.5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及应用第19-22页
        1.5.1 VHb 的结构及功能[72-75]第20-21页
        1.5.2 VHb 基因的应用第21-22页
    1.6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22页
    1.7 本课题前期研究进展第22-23页
    1.8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页
        1.8.1 黄芩毛状根种属鉴定第23页
        1.8.2 黄芩毛状根的指纹图谱研究第23页
        1.8.3 黄芩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第23页
        1.8.4 转 VHb 基因发根农杆菌的构建研究第23页
    1.9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23-24页
2 黄芩毛状根种属鉴定第24-28页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4-25页
        2.1.1 试验材料第24页
        2.1.2 主要设备与试剂第24-25页
    2.2 分析方法第25页
        2.2.1 黄芩毛状根基因组的提取第25页
        2.2.2 黄芩毛状根 ITS 序列的获得第25页
        2.2.3 黄芩毛状根种属鉴定第25页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5-26页
        2.3.1 黄芩毛状根基因组的提取第25页
        2.3.2 黄芩毛状根 ITS 的获得第25-26页
        2.3.3 黄芩毛状根种属鉴定第26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6-27页
        2.4.1 黄芩毛状根 ITS 序列的获得第26页
        2.4.2 黄芩毛状根种属来源鉴定第26-27页
    2.5 小结第27-28页
3 黄芩毛状根的指纹图谱研究第28-39页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8-29页
        3.1.1 试验材料第28页
        3.1.2 主要试剂与设备第28-29页
    3.2 分析方法第29-30页
        3.2.1 黄芩毛状根生物量测定第29页
        3.2.2 黄芩毛状根 HPLC 指纹图谱研究第29页
        3.2.3 黄芩毛状根 HPLC 指纹图谱相似性研究第29-30页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0-32页
        3.3.1 HPLC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及方法学研究第30-31页
        3.3.2 不同碳源及培养时间的黄芩毛状根 HPLC 指纹图谱第31页
        3.3.3 黄芩毛状根酶解后 HPLC 指纹图谱第31-3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2-38页
        3.4.1 HPLC 指纹图谱色谱条件及方法学研究第32-35页
        3.4.2 不同碳源及培养时间的黄芩毛状根 HPLC 指纹图谱第35-37页
        3.4.3 黄芩毛状根与药材酶解后 HPLC 指纹图谱第37-38页
    3.5 小结第38-39页
4 黄芩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第39-51页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39-40页
        4.1.1 试验材料第39页
        4.1.2 主要试剂与设备第39-40页
    4.2 分析方法第40页
        4.2.1 黄芩毛状根生物量测定第40页
        4.2.2 黄芩毛状根中黄芩苷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第40页
        4.2.3 黄芩毛状根中黄芩苷产量的计算第40页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40-42页
        4.3.1 黄芩毛状根遗传稳定性研究第40页
        4.3.2 黄芩毛状根培养条件研究第40-41页
        4.3.3 黄芩毛状根种子培养条件研究第41-42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4.4.1 黄芩毛状根遗传稳定性研究第42页
        4.4.2 黄芩毛状根培养条件研究第42-48页
        4.4.3 黄芩毛状根种子培养条件研究第48-49页
    4.5 小结第49-51页
5 转 VHb 基因发根农杆菌的构建研究第51-56页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51-52页
        5.1.1 试验材料第51页
        5.1.2 主要试剂与设备第51-52页
    5.2 试验方法第52页
        5.2.1 含有 VHb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2页
        5.2.2 含有 VHb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发根农杆菌的获得第52页
    5.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52-54页
        5.3.1 含有 VHb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2-53页
        5.3.2 含有 VHb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发根农杆菌的获得第53-54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5.4.1 含有 VHb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4页
        5.4.2 含有 VHb 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发根农杆菌的获得第54-55页
    5.5 小结第55-5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6.1 结论第56页
    6.2 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附录一 :改良的 MS 培养基第65-66页
附录二 :黄芩毛状根递交 GenBank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6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55052,这篇论文共6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0.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