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牙鲆与夏鲆杂交及回交子代的早期发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论文 夏鲆(Paralichthysolivac
论文详情
杂交是目前水产育种中应用最为广泛最有成效的育种途径。在进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夏鲆(P. dentatus)杂交及回交的基础上,我们比较了亲本、正反交及两组回交子代早期发育及细胞遗传学中的一系列遗传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对褐牙鲆♀×褐牙鲆♂,夏鲆♀×夏鲆♂,褐牙鲆♀×夏鲆♂(正交),夏鲆♀×褐牙鲆♂(反交),正交杂种♀×褐牙鲆♂,正交杂种♀×夏鲆♂六个组合的子代从受精到64日龄的早期发育阶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褐牙鲆和夏鲆正反交的活力不对称,正交杂种可以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反交杂种体态畸形,孵出后不久死亡。各组子代的色素遗传显示出明显的偏父遗传。褐牙鲆、反交鲆、回交牙鲆为一组色素发育类型,夏鲆、正交鲆、回交夏鲆为一组色素发育类型。通过对各组受精率、孵化率及生长趋势等特征的比较发现,正交子代显著优于反交子代,与亲本及两组回交子代无明显差别。2、对褐牙鲆、夏鲆及褐牙鲆♀×夏鲆♂的正交杂种卵子扫描电镜结果比较发现,三种卵子在卵膜表面微孔密度,副孔数,受精孔内罗圈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三种卵子在卵膜厚度,卵膜内平行存在的电子致密层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对卵膜的超微结构比较,我们可较好的将三个物种区分开。我们对褐牙鲆和夏鲆的精子进行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发现这两种精子结构十分类似,显示了褐牙鲆与夏鲆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组织切片,对六个组合的受精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发现这六种组合的受精方式均为单精受精。但在雌雄原核融合的过程中反交鲆所持续的时间较其他组有所延长,暗示了反交组合中可能存在核质不能融合的现象,而该现象是杂种子代不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原因。3、对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染色体进行核型、Ag-NOR带,DAPI带的研究。染色体计数发现正交个子代的染色体核型与父母本一致,均为48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而反交杂种比亲本缺失了两条染色体,仅为4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Ag-NOR结果显示各组合NOR数目均为2,但NOR所处染色体的位置不同,可用来进行杂种鉴别。DAPI带阳性带主要位于着丝粒区域。4.、研究了重复序列18S rDNA、5S rDNA及端粒序列在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染色体上的定位。18S rDNA及5S rDNA在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中均有两个位点。18S rDNA的探针在在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染色体上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其位置和数目与银染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可以用来鉴定不同的杂种子代。5S rDNA的探针在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中的信号均位于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脊椎动物端粒序列(TTAGGG)n的FISH信号定位到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所有染色体的端粒区域,部分染色体上分布有中间信号。另外我们发现端粒信号的强度有所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在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之间,也表现在不同的染色体之间。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5页
    第一节 鱼类杂交育种研究进展第10-17页
        1.1.1 鱼类远缘杂交概述第10-11页
        1.1.2 鲆鲽鱼类杂交育种研究进展第11-13页
        1.1.3 鱼类远缘杂交不相容的原因第13-14页
        1.1.4 杂交后代的处理第14-17页
    第二节 鱼类受精生物学第17-25页
        1.2.1 鱼类精卵结构第18-23页
        1.2.2 鱼类受精的一般过程第23-25页
    第三节 鱼类细胞遗传学进展第25-33页
        1.3.1 染色体制备第26页
        1.3.2 染色体显带第26-27页
        1.3.3 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第27-33页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第33-35页
        1.4.1 研究意义第33-34页
        1.4.2 研究目的第34-35页
第二章 褐牙鲆与夏鲆杂交及回交子代的早期发育生物学特征第35-59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2.1.1 实验材料第37-39页
        2.1.2 实验方法第39页
    2.2 实验结果第39-56页
        2.2.1 六组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及杂交适合度比较第39-41页
        2.2.2 六组组合胚胎发育观察第41-50页
        2.2.3 六组组合仔稚幼鱼期色素变化第50-54页
        2.2.4 六组组合早期生长比较第54-56页
    2.3 讨论第56-59页
        2.3.1 褐牙鲆夏鲆杂交的不对称性第56-57页
        2.3.2 温度对发育时间的影响第57-59页
第三章 褐牙鲆与夏鲆杂交及回交子代的受精生物学研究第59-82页
    第一节 褐牙鲆、夏鲆及正交鲆生殖细胞超微结构分析第59-74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3.1.2 实验结果第61-72页
        3.1.3 讨论第72-74页
    第二节 褐牙鲆、夏鲆、正反交及回交的受精细胞学过程第74-82页
        3.2.1 材料与方法第74-75页
        3.2.2 结果第75-81页
        3.2.3 讨论第81-82页
第四章 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的核型与带型分析第82-10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83-85页
        4.1.1 取材第83页
        4.1.2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第83-84页
        4.1.3 吉姆萨染色第84页
        4.1.4 银染带(Ag-NOR)第84页
        4.1.5 DAPI 染色第84页
        4.1.6 镜检与图像分析第84-85页
    4.2 实验结果第85-97页
        4.2.1 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与组型实验结果第85-91页
        4.2.2 Ag-NORs 带型分析第91-96页
        4.2.3 DAPI 带型分析第96-97页
    4.3 讨论第97-100页
        4.3.1 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核型比较第97-98页
        4.3.2 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的带型比较第98-100页
第五章 重复序列在褐牙鲆、夏鲆及正反交子代染色体上的定位第100-12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102-105页
        5.1.1 取材第102页
        5.1.2 染色体制备第102页
        5.1.3 探针制备第102-103页
        5.1.4 荧光原位杂交(FISH)第103-104页
        5.1.5 试剂第104页
        5.1.6 仪器第104-105页
    5.2 实验结果第105-117页
        5.2.1 18S rDNA 在褐牙鲆、夏鲆及其正反交子代染色体上的定位第105-111页
        5.2.2 5S rDNA 在褐牙鲆、夏鲆及其正反交子代染色体上的定位第111-115页
        5.2.3 端粒在褐牙鲆、夏鲆及其正反交子代染色体上的定位第115-117页
    5.3 讨论第117-120页
        5.3.1 核糖体基因(18S及5S rDNA)的染色体定位第117-118页
        5.3.2 端粒的染色体定位第118-12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40页
论文完成和发表情况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8858,这篇论文共14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2.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0.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