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

约翰·科里利亚诺论文 创作技法论文 特征论文 音高结构论文 布鲁斯音级可动观念论文 主题性写作特征论
论文详情
20世纪是多样性写作纷繁汇聚的时代,其中风格的异彩、技术的多样、思想的兼容、观念的特行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艺术景观与时代风貌。在个性化音乐语汇大行其道的同时,商业性、民族性、传统性等创作特征也逐步向着国际化、世界化的大文化方向迈进,而这也正是美国作曲家约翰·科里利亚诺生活的历史背景。约翰·科里利亚诺以其独具个性的创作观念与技法,迅速地成为这个时代音乐方面的领军人物之一,并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他的作品力求避免那种清晰明确的写作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特定的风格规范,因而其室内乐创作在体裁、类型、形式、技术、风格等方面都体现出多样与单一、异质与同构等对立统一的创作特征。有鉴于此,本文在审视其作品时并未运用较为单一的分析模式,而是立足于作曲家的创作,从多角度、多侧面以综合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技术探寻与观念阐释相辅佐的方式,对科里利亚诺横跨四十年的(1963—2003)十五部室内乐兼及其他重要作品进行梳理。本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本着“知人论世”的研究态度,对科里利亚诺及其主要作品进行概述,简要分析其综合化的创作风格,并指出其室内乐的创作分期以及选择这一体裁进行研究的缘由。第二、通过对音高材料的结构方式进行技术分析和理论阐释,说明科里利亚诺作品中众多的技术手段是如何通过各种方式相互聚合、统一,并综合成一个新的结构型态,从而呈现出整体音乐形态上音高组织间相容有度、关系适中、不偏不倚的创作特色,并由此实现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和主旨要义。第三、在对《音乐号角》的个案分析中,立足技术本体与音乐学视角,从音阶形态、和声音响、节奏主题与自身组织性、相互转换性、整体统一性诸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布鲁斯音级可动观念的技术实践与结构功能。由此,不仅使《音乐号角》中共性写作传统、黑人民间音乐精髓、近现代作曲技法三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且,可动观念在回溯过去、指向未来的历时性过程中表现出传统与现代、过去与当下兼容并蓄综合化的实践特质。第四、通过研究主题性写作中的调式与幻想这两个特征,可以看出:一方面,科里利亚诺不会对引用的主题表现出完全的复制或是整体的嫁接,而是对主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内化和综合,从而达到变其形、存其真、扬其神的艺术性再生目的;另一方面,在某些室内乐作品中仍然表现出作曲家个体的、任意的、非直观化与抽象性相结合的传统幻想曲的风格与气质,以及对调式手法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创造特色。第五、立足科里利亚诺具有代表性的两部室内乐作品,通过对其中调式手法、和声手法与镜像结构三个技术层次的着力开掘,使得上述部分中所作的特征研究与之形成遥相呼应、互为补充的结构安排,从而为结语中科里利亚诺的综合化创作风格的总结奠定技术方面的有力保障。科里利亚诺的创作并不拒斥传统的形式与技法,而且在音乐之外,还对其他的艺术门类诸如戏剧、舞蹈、电影等进行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历史性综合,因而在其室内乐作品中呈现出不同风格、艺术、技法三足鼎立的整体性结构方式,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纵横交织的综合化创作态势。科里利亚诺以其艺术家超乎常人的洞见,捕捉并把握住时代的特征与脉搏,时刻立足生活,关注现实,以最具敏锐的质疑与批判,运用独具个性的表述方式,传递出当下整个社会与人类的声音。故而,科里利亚诺能够突破传统的艺术樊篱,在商业与学院、大众与精英、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走出了一条成绩斐然却又独标高格的成功之路。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4页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价值意义第10-12页
        一、科里利亚诺的创作及成就第10-11页
        二、对其室内乐为主兼及其他重要作品所作的创作技法特征研究,基于以下考虑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2-13页
        二、所阅文献的查阅范围及手段第13-14页
第一章 约翰·科里利亚诺的创作综述第14-27页
    第一节 作曲家与其作品简介第14-19页
    第二节 综合化的创作风格第19-22页
    第三节 室内乐体裁及音乐作品创作分期第22-27页
        一、室内乐体裁第22-25页
        二、科里利亚诺室内乐及其他重要作品创作分期第25-27页
第二章 音高结构的特征研究第27-64页
    第一节 音程结构与音级集合第27-45页
        一、二度音程结构中心第27-38页
            (一) 作品相关信息第27-28页
            (二) 作品技术分析第28-38页
                1、通过功能思维体现其结构中心作用第29-36页
                2、二度音程的拓展所形成的间接主导作用第36-38页
        二、四音音级集合及其“原型截段”第38-45页
            (一) 主部主题第41-42页
            (二) 副部主题第42-44页
            (三) 音响特征第44-45页
    第二节 序列技术第45-64页
        一、音程序列的应用第45-54页
            (一) 作品介绍与七音程序列第45-49页
            (二) 《小提琴随想曲》中音程序列的运用第49-54页
                1、红色小提琴主题的音程序列分析第49-50页
                2、节拍器音乐中音程序列的技术分析第50-52页
                3、吉普赛音乐中音程序列的技术分析第52-54页
        二、“十二音序列的双调性手法”第54-64页
            (一) 《幻影》作品的简介第55-56页
            (二) “十二音调性序列”的技术研究第56-64页
第三章 布鲁斯音级可动观念的特征研究第64-82页
    第一节 布鲁斯音级可动观念的技术实践特征第66-74页
        一、音阶形态第66-69页
        二、和声音响第69-72页
        三、节奏主题第72-74页
            (一) 前台铜管五重奏的节奏主题第72-73页
            (二) 幕后铜管六重奏的节奏主题第73-74页
    第二节 布鲁斯音级可动观念的结构功能特征第74-82页
        一、在音乐呈示中可动观念所具有的自身组织性结构功能第75-76页
        二、在音乐对比展开中可动观念所体现的转换性结构功能第76-78页
        三、在音乐再现过程中可动观念所呈示的整体统一性结构功能第78-82页
第四章 主题性写作的特征研究第82-105页
    第一节 主题性写作的调式特征第83-95页
        一、自然音调式与复合调式的应用第83-89页
            (一) 传统的自然音调式特征第83-85页
            (二) 人工与民间的自然音调式手法第85-86页
            (三) 创作的自然音调式主题第86页
            (四) 复合调式手法第86-89页
        二、潜在调式特征的分析第89-95页
            (一) 《幻影》作品的相关信息第89-91页
            (二) 《幻影》作品中潜在的调式特征分析第91-95页
    第二节 主题性写作的幻想特征第95-105页
        一、六音音列与无节拍在主题性写作中所具有的结构作用第96-101页
        二、视听联觉、音画组合的幻想性艺术特征第101-105页
            (一) 通过无节拍所产生的通感作用第102页
            (二) 通过无节拍所起到的戏剧性作用第102-105页
第五章 代表作品的特征研究第105-128页
    第一节 《铃鼓先生:鲍勃·迪伦的七首诗》之《前奏曲》第105-115页
        一、《前奏曲》A 段中调式特性音程的结构作用第105-108页
        二、《前奏曲》结构划分以及调式特性音程的变形技术第108-114页
        三、调式手法特征在整部套曲结构中的体现第114-115页
    第二节 《幻影》第115-128页
        一、和声手法特征第116-119页
            (一) 纵向结构特征第116-119页
            (二) 横向序进方式第119页
        二、镜像结构中的调式调性因素第119-128页
            (一) 呈示与再现中 A □部调式调性分层特征第120-122页
            (二) 作品微观层面调式调性的结构作用第122-125页
            (三) 镜像结构中的调式调性因素第125-128页
结语第128-135页
    一、融合贯通、兼容并蓄的理性实践与观念先导、技术服从的创作定位第129-131页
    二、有限度的技术突破与综合化的观念创新第131-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4页
附录第144-164页
后记第16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98058,这篇论文共16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9.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8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