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醇溶蛋白和赤霉病抗性研究

醇溶蛋白论文 遗传多样性论文 半胱氨酸论文 二硫键论文 非常规重组论文 进化论文 赤霉病论文 植物激
论文详情
小麦种子储藏蛋白主要包括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它们决定小麦独特的加工品质。醇溶蛋白有四种类型,即α-、γ-、ω-和LMW-醇溶蛋白,占小麦种子储藏蛋白总量的40-50%,是人类日常摄取所需蛋白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醇溶蛋白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小麦近缘属种中含有丰富的醇溶蛋白基因资源。赤霉病是世界小麦三大主要病害之一,其主要致病菌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不仅产量降低、种子储藏蛋白的合成受到抑制,而且会被赤霉菌分泌的真菌毒素污染,对食品加工和饲料行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世界各主要小麦生产国对赤霉菌毒素含量都有限制性标准。本文对醇溶蛋白进行了基因克隆、结构分析、二硫键形成方式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并探索了植物激素与小麦赤霉病抗性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从野生二粒小麦中克隆了4个α-醇溶蛋白基因(DQ140349-DQ140351)的编码序列。这些序列全长约800 bp,没有内含子。推测DQ140351和DQ140352在胚乳中可以正常表达,而DQ140349和DQ140350是假基因。忽略提前终止密码子和移码突变,得到这4条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它们均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重复区的重复单元与已报导的结果有区别;乳糜泻抗原主要分布于成熟蛋白N末端;脯氨酸密码子的使用有明显偏好;谷氨酰胺在整个蛋白中含量丰富,但在特定区域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2.从小麦中克隆了10条新型α-醇溶蛋白基因(Gli-ta、Gli-turgl-6和Gli-cs1-3)其中Gli-csl、Gli-cs2、Gli-cs3和Gli-turg6是假基因。这些新型α-醇溶蛋白具有显著不同于典型α-醇溶蛋白的特征。推测这些新型α-醇溶蛋白基因起源于发生在典型α-醇溶蛋白基因两个多聚谷氨酰胺区之间的非常规重组。与典型α-醇溶蛋白相比,Gli-cs3的分子量更大且有10个半胱氨酸残基,它的一级结构多一个特征区I和一个多聚谷氨酰胺区;其余9条序列缺失一个特征区1和一个多聚谷氨酰胺区,其推导蛋白的分子量较小且仅有2个半胱氨酸残基。Gli-talGli-ta-like a-醇溶蛋白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能正常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Gli-ta的2个半胱氨酸都能参与形成分子间二硫键;回收种子提取物中与Gli-ta具有相似迁移率的条带并进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条带中包含Gli-ta/Gli-ta-like a-醇溶蛋白,而且它们在种子内参与形成分子间二硫键。3.从Genbank中下载了79条节节麦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和40条已知染色体来源的α-醇溶蛋白基因序列用于开发6D染色体特异的α-醇溶蛋白基因的SNP标记。总共设计了85条SNP标记引物用于检测68个潜在的6D染色体特异的α-醇溶蛋白基因的SNP位点。以中国春第6部分同源群染色体的缺体-四体材料和六倍体小麦的二倍体和四倍体祖先种的基因组DNA为PCR模板,验证得到11个6D染色体特异的SNP标记。以1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及其亲本DNA为PCR模板,证明在节节麦和圆锥小麦杂交形成六倍体小麦的过程中六倍体小麦基因组会丢失部分α-醇溶蛋白基因。以节节麦、普通小麦及其4个亚种的DNA为PCR模板,证明至少两种遗传背景不同的节节麦参与了普通小麦D基因组的形成。4.从普通小麦及其近缘物种中克隆了170条γ-醇溶蛋白基因序列,其中138条是潜在的功能基因。这些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长度介于678-1089 bp。基因之间长度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它们重复区的长度不一致,即重复单元(P(Q/L/S/T/I/V/WA)F(S/Y/V/Q/I/C/L)P (R/L/S/T/H/C/Y)Q1-2(P(S/L/T/A/F/H)QQ)1-2)的数目多少不一。序列多样性和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Y-醇溶蛋白基因家族具有非常高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节节麦和斯卑尔脱山羊草组(Siptopsis)物种的γ-醇溶蛋白基因差异不显著(即相比于A基因组,B(S)和D基因组的γ-醇溶蛋白基因的亲缘关系更近)。根据半胱氨酸数目和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将Y-醇溶蛋白基因分为9种类型(C1-9)和17(SG-1至SG-17)个亚类;根据重复区长度的差异,γ-醇溶蛋白可被分为两类。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在γ-醇溶蛋白中差异巨大。SG-10.SG-12和重复区较短的γ-醇溶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C9类和重复区较短的γ-醇溶蛋白几乎不含有乳糜泻抗原表位。不同γ-醇溶蛋白类群的乳糜泻抗原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同。因此下一步研究应当更重视重复区较短的γ-醇溶蛋白,其营养品质更高且几乎不含乳糜泻抗原。这为培育品质优良、无乳糜泻毒性的小麦品种提供了可能。5.从小麦和山羊草属物种中克隆了4条新型Y-醇溶蛋白基因(Gli-ngl-Gli-ng4),其中Gli-ng1、Gli-ng2和Gli-ng3的核酸序列完全一致。与典型Y-醇溶蛋白相比,新型Y-醇溶蛋白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其一级结构缺失非重复区、谷氨酰胺富集区、重复区的3’端和C-末端区的5’端。依据核酸序列特征,我们推测这些新型γ-醇溶蛋白基因起源于发生在典型Y-醇溶蛋白基因重复区和C-末端区之间的非常规重组,并找到了其可能的祖先基因。典型γ-醇溶蛋白具有8个或9个半胱氨酸,而Gli-ng1和Gli-ng4仅分别含有2个和3个半胱氨酸。cDNA克隆表明,Gli-ng1能在中国春种子发育过程中正常转录。SDS-PAGE分析表明Gli-ng1的2个半胱氨酸在体外均可参与形成分子间二硫键。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4条新型γ-醇溶蛋白基因与来源于小麦B基因组或山羊草S基因组的Y-醇溶蛋白基因亲缘关系最近。6.首次克隆得到了大麦和黑麦α-醇溶蛋白的基因序列。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它们与Gli-ta/Gli-ta-like新型α-醇溶蛋白基因具有相似的结构,这说明非常规重组可能导致α-醇溶蛋白基因从黑麦和大麦基因组中丢失了。首次得到黑麦40Kγ-secalin基因序列,结构分析表明它们与典型γ-醇溶蛋白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而且由于75Kγ-secalin的重复区比40Kγ-secalin长,因此分子量较大。系统分析了小麦族二倍体物种707个α-醇溶蛋白基因和280个γ-醇溶蛋白基因的多样性。根据一级结构特点,可将α-和γ-醇溶蛋白分别分为4和4类。不同类群醇溶蛋白的一级结构差异很大。根据半胱氨酸数目和相对位置的差异,可将具有潜在功能和完整开放阅读框的225条α-醇溶蛋白序列和168条γ-醇溶蛋白基因分别分为15和17种类型。一些α-和γ-醇溶蛋白包含奇数个半胱氨酸,这表明它们有可能形成分子间二硫键,因此有可能在种子内参与谷蛋白聚合物的形成。7.水杨酸在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中能显著抑制F. graminearum菌丝的生长及孢子的萌发,并随着水杨酸浓度的提高最终杀死病菌;水杨酸在抑制菌丝体生长的同时也抑制F. graminearum合成真菌毒素DON;酸性条件下水杨酸对F.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较强,在碱性条件下F. graminearum能使用水杨酸作为唯一碳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进一步证明F. graminearum具有代谢水杨酸的能力。为深入了解水杨酸对F. graminearum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我们比较了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水杨酸8h和24 h后F. graminearum基因在菌丝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F. graminearum能通过儿茶酚和/或龙胆酸途径代谢水杨酸。因此,虽然高浓度的水杨酸可直接影响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速率,但F.graminearum具有代谢水杨酸的能力。将水杨酸与F. graminearum孢子混合后接种极易感染赤霉菌的小麦品种’Roblin’能显著减轻其赤霉病的症状;但若先接种水杨酸后接种孢子或者先接种孢子再接水杨酸,赤霉病的症状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通过检测PR1、NPR1、Pdf1.2和PR4等与植物防御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证明水杨酸诱导的抗病反应对提高小麦赤霉病抗性无显著作用。8.小麦穗子被F. graminearum侵染会累积水杨酸(SA)、茉莉酸(JA)、脱落酸(ABA)及其代谢物和生长素(IAA)及其缀合物。F. graminearum能合成IAA、少许ABA及其代谢物是这些激素在穗子中含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小麦穗子的激素反应网络显示SA刺激JA的累积,但不影响ABA和IAA;JA能增加ABA含量,降低SA水平,但对IAA无影响:施加ABA导致JA和IAA水平的提高及SA水平的降低;施加IAA引起ABA浓度的增加,但不影响SA和JA;12种受检赤霉素的含量均低于检测水平。JA和IAA可显著抑制F. graminearum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而ABA只抑制菌丝的生长。在改良SNA平板上,IAA在抑制菌丝蔓延的同时能显著增加菌丝体的厚度。将JA或IAA与孢子混合后接种能显著减轻赤霉病症状。若不将JA/IAA与孢子在接种前混合,它们对赤霉病的抑制效果明显减弱。接种ABA显著降低小麦对赤霉病的抵抗力。除去植物激素对F. graminearum的直接影响,我们发现SA不影响,甚至对赤霉病有轻微的促进作用;JA和IAA显著抑制赤霉病发病水平;ABA促进赤霉病的发生和发展,但不影响F. graminearum的生长,同时意外的发现ABA显著抑制染病穗子积累真菌毒素DON。降低小麦穗子JA和ABA的水平证明它们分别能增强和减弱小麦对F. graminearum的抗性水平。通过检测ABT2、(3-expansin、LEA、PR1、NPR1、Pdfl.2和PR4等与植物激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证明SA与JA相互拮抗控制PRl基因的表达,而JA与ABA在拮抗调控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同时,相互协作控制一些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29页
    1.1 小麦及其近缘属种第17-19页
        1.1.1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第17-18页
        1.1.2 小麦近缘属种资源第18-19页
    1.2 醇溶蛋白第19-25页
        1.2.1 分类第19-20页
        1.2.2 遗传多样性第20页
        1.2.3 醇溶蛋白结构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第20-22页
        1.2.4 醇溶蛋白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第22-24页
        1.2.5 醇溶蛋白基因的进化第24-25页
    1.3 赤霉病抗病机理研究第25-28页
        1.3.1 赤霉病的危害第25-26页
        1.3.2 赤霉病的侵染和防治第26-27页
        1.3.3 植物激素在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第27-28页
    1.4 立体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α-醇溶蛋白基因的分离和鉴定第29-49页
    2.1 前言第29-30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0-35页
        2.2.1 供试材料第30页
        2.2.2 DNA、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30-31页
        2.2.3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第31-32页
        2.2.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2页
        2.2.5 转化大肠杆菌第32页
        2.2.6 筛选阳性克隆第32-33页
        2.2.7 序列分析第33页
        2.2.8 α-醇溶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第33-34页
        2.2.9 种子储藏蛋白的提取第34页
        2.2.10 SDS-PAGE分析第34-35页
        2.2.11 目的蛋白条带的质谱检测第3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5-45页
        2.3.1 野生二粒小麦α-醇溶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第35-38页
            2.3.1.1 一级结构分析第36-38页
            2.3.1.2 氨基酸组成分析第38页
        2.3.2 新型α-醇溶蛋白基因的鉴定第38-45页
            2.3.2.1 一级结构分析第40-42页
            2.3.2.2 新型α-醇溶蛋白基因的体外表达第42-43页
            2.3.2.3 种子内新型α-醇溶蛋白的鉴定第43-44页
            2.3.2.4 聚类分析第44-45页
    2.4 讨论第45-49页
第三章 6D染色体特异的α-醇溶蛋白基因SNP标记开发及其应用第49-64页
    3.1 前言第49-50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0-53页
        3.2.1 植物材料及DNA的提取第50页
        3.2.2 SNP标记引物设计第50-52页
        3.2.3 SNP标记引物的验证第52-5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3-62页
        3.3.1 序列分析第53-56页
        3.3.2 SNP标记在中国春中的染色体定位第56页
        3.3.3 中国春缺失的SNP标记的发掘第56页
        3.3.4 SNP标记染色体定位的确认第56页
        3.3.5 六倍体小麦Gli-D2位点的多态性第56-59页
        3.3.6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及其亲本Gli-D2位点的多态性第59-61页
        3.3.7 SNP对应的氨基酸变化第61-62页
    3.4 讨论第62-64页
第四章 γ-醇溶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第64-89页
    4.1 前言第64-6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5-67页
        4.2.1 植物材料及DNA的提取第65页
        4.2.2 引物设计第65页
        4.2.3 γ-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第65-66页
        4.2.4 序列分析第66页
        4.2.5 氨基酸组成分析第66-67页
        4.2.6 乳糜泻抗原分析第6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7-86页
        4.3.1 基因多样性第68-69页
        4.3.2 基因重组和连锁不平衡第69-70页
        4.3.3 重复区第70页
        4.3.4 γ-醇溶蛋白基因亲缘关系分析第70-81页
        4.3.5 半胱氨酸和蛋白分类第81-82页
        4.3.6 氨基酸组成分析第82-85页
        4.3.7 乳糜泻抗原表位第85-86页
    4.4 讨论第86-89页
        4.4.1 序列多样性第86-87页
        4.4.2 γ-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进化第87页
        4.4.3 基因分类第87-88页
        4.4.4 营养品质第88页
        4.4.5 育种展望第88-89页
第五章 新型γ-醇溶蛋白基因的分离和鉴定第89-101页
    5.1 前言第8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89-91页
        5.2.1 供试材料第89页
        5.2.2 DNA、RNA的提取和cDNA的合成第89-90页
        5.2.3 新型γ-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第90页
        5.2.4 序列分析第90-91页
        5.2.5 新型γ-醇溶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第91页
        5.2.6 种子储藏蛋白的提取、SDS-PAGE和质谱分析第91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91-97页
        5.3.1 新型γ-醇溶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第91-94页
        5.3.2 新型γ-醇溶蛋白基因的体外表达第94-95页
        5.3.3 种子内新型γ-醇溶蛋白的鉴定第95页
        5.3.4 系统进化分析第95-97页
    5.4 讨论第97-101页
        5.4.1 新型γ-醇溶蛋白的特征第97-98页
        5.4.2 新型γ-醇溶蛋白的起源第98页
        5.4.3 醇溶蛋白的进化第98-101页
第六章 α-和γ-醇溶蛋白基因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第101-114页
    6.1 前言第101-102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102-104页
        6.2.1 植物材料及基因克隆第102页
        6.2.2 序列分析第102-104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104-111页
        6.3.1 α -醇溶蛋白基因第104-107页
        6.3.2 γ-醇溶蛋白基因第107-110页
        6.3.3 半胱氨酸和基因分类第110-111页
    6.4 讨论第111-114页
第七章 水杨酸与F. graminearum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第114-138页
    7.1 前言第114-115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115-120页
        7.2.1 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第115页
        7.2.2 F. graminearum菌株及培养条件第115-117页
        7.2.3 培养基内DON含量的测定第117页
        7.2.4 水杨酸含量的测定第117页
        7.2.5 穗部接种和病情鉴定第117-118页
        7.2.6 基因表达分析第118-120页
        7.2.7 统计学分析第120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120-135页
        7.3.1 水杨酸对F. graminearum的直接作用第120-130页
        7.3.3 水杨酸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影响第130-135页
    7.4 讨论第135-138页
第八章 植物激素调控F. graminearum侵染小麦的作用研究第138-168页
    8.1 前言第138-140页
    8.2 材料与方法第140-145页
        8.2.1 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第140页
        8.2.2 F. graminearum菌株及培养条件第140-141页
        8.2.3 穗部接种和病情鉴定第141页
        8.2.4 施加外源植物激素第141页
        8.2.5 基因表达分析第141-143页
        8.2.6 植物激素合成基因和信号转导途径基因的确认第143页
        8.2.7 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第143页
        8.2.8 DON含量的测定第143页
        8.2.9 序列分析和引物设计第143-144页
        8.2.10 BSMV γ重组载体的构建第144页
        8.2.11 病毒RNA的体外转录和接种第144-145页
        8.2.12 统计学分析第145页
    8.3 结果与分析第145-164页
        8.3.1 F. graminearum侵染改变穗子内源植物激素的含量第145-147页
        8.3.2 F. graminearum在PDB培养基上合成的植物激素第147页
        8.3.3 小麦穗部的激素网络第147-149页
        8.3.4 植物激素对F. graminearum的直接作用第149-154页
        8.3.5 植物激素对赤霉病可见症状的影响第154-161页
        8.3.6 施加外源植物激素对穗子内F. graminearum毒性的影响第161-163页
        8.3.7 下调JA和ABA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量改变赤霉病抗性水平第163-164页
    8.4 讨论第164-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85页
主要创新点第185-186页
致谢第186-188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第188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39365,这篇论文共188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56.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94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