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内光波导环形谐振腔谐振特性研究
微环谐振腔论文 绝缘体上硅(SOI)论文 光互连论文 品质因数论文
论文详情
根据摩尔定律的预测,到2015年微处理器可以容纳近50亿个晶体管。并且随着网络通信的快速发展,基于系统电线的传统互连方式已经很难赶上这种脚步,距离、速度以及功耗等因素都是电线在连接芯片和电路板时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利用光互连来代替电互连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并且光互连要基于低成本的技术条件下。在这些背景下,基于绝缘体上硅(SOI)材料的环形谐振腔结构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种硅基结构与CMOS工艺具有很好的兼容性,能够将光子器件集成在芯片上,从而使得其在光电集成、光互连等领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并且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是在当前国际最新成果的引领下,以军事及民用的需求为目的,对高品质因数的光波导环形谐振腔开展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首先介绍了光波导环形谐振腔耦合结构的基本理论;(2)利用光学数值仿真软件(BPM、FDTD)对环形谐振腔结构及光栅垂直耦合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总体版图进行优化设计;(3)根据优化后的结构版图,利用外协单位的微加工线(电子束、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等)实现了上述环形谐振腔结构芯片的制备;(4)对芯片形貌及表面粗糙度进行测试,对比是否符合所设计的结构参数。并且根据两种耦合方案,分别搭建不同的测试系统对环形谐振腔的谐振特性进行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测试结果(环形谐振腔的品质因数为104,并观察到了双稳态现象)。为下一步继续研究基于光波导环形谐振腔器件奠定良好的基础;(5)在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利用环形谐振腔的非线性效应设计了一种全光逻辑门的实现过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环形谐振腔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1.3 本人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光波导环形谐振腔基本理论分析 | 第14-40页 |
2.1 光波导基本理论分析 | 第14-23页 |
2.1.1 光的色散、散射和吸收 | 第14-16页 |
2.1.2 波导的基本几何光学理论 | 第16-21页 |
2.1.3 耦合模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2.2 波导的损耗 | 第23-26页 |
2.2.1 损耗型波导的基本参数 | 第24页 |
2.2.2 波导的吸收损耗 | 第24-25页 |
2.2.3 波导的辐射损耗 | 第25-26页 |
2.3 环形谐振腔基本理论分析 | 第26-32页 |
2.3.1 环形谐振腔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26-29页 |
2.3.2 环形谐振腔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29-31页 |
2.3.3 环形谐振腔的基本用途 | 第31-32页 |
2.4 硅基光波导与单模光纤的耦合问题 | 第32-34页 |
2.4.1 端面直接耦合 | 第32-33页 |
2.4.2 光栅垂直耦合 | 第33-34页 |
2.5 光栅耦合器基本结构及原理 | 第34-39页 |
2.5.1 多缝衍射 | 第35-36页 |
2.5.2 衍射光栅的主要性能 | 第36-37页 |
2.5.3 布拉格条件 | 第37-38页 |
2.5.4 衍射光栅对光强的调控 | 第38-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环形谐振腔光学性能仿真及系统版图设计 | 第40-55页 |
3.1 光束传输法(BPM) | 第40-43页 |
3.1.1 BPM 的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3.1.2 BPM 对光波导的仿真模拟 | 第41-43页 |
3.2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仿真体系 | 第43-49页 |
3.2.1 初始条件的设置 | 第43-44页 |
3.2.2 环形谐振腔耦合系统重要参数数值仿真分析 | 第44-49页 |
3.3 光栅耦合器的数值仿真其设计 | 第49-52页 |
3.3.1 光栅刻蚀深度(槽深) | 第49-50页 |
3.3.2 光栅周期 | 第50-51页 |
3.3.3 单模光纤入射角度 | 第51-52页 |
3.4 芯片结构总体版图设计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环形谐振腔结构系统芯片的制备 | 第55-65页 |
4.1 SOI 基片的制备 | 第55-56页 |
4.2 环形谐振腔关键制备工艺 | 第56-64页 |
4.2.1 光刻技术 | 第57-58页 |
4.2.2 磁控溅射工艺 | 第58-59页 |
4.2.3 电子束曝光工艺 | 第59-63页 |
4.2.4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工艺 | 第63-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环形谐振腔结构芯片性能测试 | 第65-76页 |
5.1 环形谐振腔结构的测试 | 第65-69页 |
5.2 测试结果 | 第69-72页 |
5.3 一种基于光波导微环谐振腔的全光逻辑门 | 第72-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性 | 第76-7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
ABS553970,这篇论文共8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
25.5。
不是会员,
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
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
4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