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电磁散射研究方法概述 | 第13-16页 |
1.2.1 计算电磁学的三大基本方法 | 第13-15页 |
1.2.2 快速算法简介 | 第15-16页 |
1.3 粗糙面与目标复合电磁散射 | 第16-19页 |
1.3.1 粗糙面电磁散射方法回顾 | 第16-17页 |
1.3.2 粗糙面与目标复合散射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论文开展的研究内容及获得的创新成果 | 第19-21页 |
1.4.1 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2 论文的创新性成果 | 第20-21页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粗糙面基本理论 | 第22-31页 |
2.1 描述粗糙面的基本统计参数 | 第22-24页 |
2.2 粗糙面的生成 | 第24-28页 |
2.3 锥形波的引入及粗糙面长度的截断 | 第28-31页 |
2.3.1 锥形波的定义 | 第28-29页 |
2.3.2 锥形波因子及粗糙面长度的选择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一维粗糙面与目标复合散射的 MOM-KA 法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矩量法的基本思想介绍 | 第32-34页 |
3.2.1 矩量法的数学原理 | 第32-33页 |
3.2.2 全域基函数与分域基函数 | 第33-34页 |
3.2.3 在电磁分析中的应用 | 第34页 |
3.3 MOM-KA 混合法的公式推导 | 第34-37页 |
3.4 数值结果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二维粗糙面与目标复合散射的 MOM-KA 法 | 第40-66页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4.2 三维导体目标分析的矩量法 | 第41-48页 |
4.2.1 电场积分方程(EFIE) | 第41-42页 |
4.2.2 三角形面元建模与RWG 基函数 | 第42-43页 |
4.2.3 阻抗矩阵元素的计算 | 第43-47页 |
4.2.4 远场的计算 | 第47页 |
4.2.5 数值结果 | 第47-48页 |
4.3 MOM-PO 混合法 | 第48-54页 |
4.3.1 修正阻抗矩阵法 | 第48-50页 |
4.3.2 迭代MOM-PO 法 | 第50-51页 |
4.3.3 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51-52页 |
4.3.4 数值算例 | 第52-54页 |
4.4 粗糙面与目标复合单站散射 | 第54-64页 |
4.4.1 KA 近似条件及粗糙面建模 | 第54页 |
4.4.2 单站散射(后向)的快速算法 | 第54-56页 |
4.4.3 差值散射场的计算 | 第56-57页 |
4.4.4 数值算例 | 第57-61页 |
4.4.5 遮挡问题 | 第61-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一维粗糙面与目标瞬态散射的 TDIE-TDKA 法-TM 波入射 | 第66-84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混合算法的建模 | 第67-69页 |
5.2.1 表面网格离散 | 第67-68页 |
5.2.2 XY 平面内线段的剖分方法 | 第68-69页 |
5.3 时间步进方程 | 第69-76页 |
5.3.1 电流基函数及表面积分方程 | 第69-71页 |
5.3.2 显式格式(explicit) | 第71-74页 |
5.3.3 隐式格式(implicit) | 第74-75页 |
5.3.4 算法稳定性分析 | 第75-76页 |
5.3.5 算法效率分析 | 第76页 |
5.4 二维TM 瞬态远场 | 第76-79页 |
5.4.1 公式推导 | 第76-78页 |
5.4.2 数值验证 | 第78-79页 |
5.5 数值算例 | 第79-83页 |
5.5.1 入射波设置 | 第79页 |
5.5.2 目标模型及粗糙面参数设置 | 第79-80页 |
5.5.3 数值结果 | 第80-8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一维粗糙面与目标瞬态散射的 TDIE-TDKA 法-TE 波入射 | 第84-97页 |
6.1 引言 | 第84页 |
6.2 时间步进方程 | 第84-90页 |
6.2.1 电流基函数及表面积分方程 | 第84-86页 |
6.2.2 显式格式(explicit) | 第86-89页 |
6.2.3 隐式格式(implicit) | 第89-90页 |
6.2.4 算法稳定性及效率分析 | 第90页 |
6.3 二维TE 瞬态远场 | 第90-93页 |
6.3.1 公式推导 | 第90-91页 |
6.3.2 数值验证 | 第91-93页 |
6.4 数值算例 | 第93-96页 |
6.4.1 入射波设置 | 第93页 |
6.4.2 目标模型及粗糙面参数设置 | 第93-94页 |
6.4.3 数值结果 | 第94-9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七章 二维粗糙面与三维目标瞬态散射的 TDIE-TDKA 法 | 第97-110页 |
7.1 引言 | 第97-98页 |
7.2 时间步进方程 | 第98-105页 |
7.2.1 电流基函数与时域电场积分方程 | 第98-99页 |
7.2.2 显式格式步进方程 | 第99-103页 |
7.2.3 瞬态远场 | 第103-104页 |
7.2.4 算法稳定性及计算效率分析 | 第104-105页 |
7.3 数值算例 | 第105-109页 |
7.3.1 三维TDKA 算法的验证 | 第105-106页 |
7.3.2 瞬态差值散射场 | 第106-108页 |
7.3.3 粗糙面与目标复合瞬态散射 | 第108-109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八章 WGTD 法结合并行计算在粗糙面与目标复合散射中的应用 | 第110-124页 |
8.1 引言 | 第110-111页 |
8.2 时域Galerkin 方法的推导 | 第111-116页 |
8.3 稳定性和色散分析 | 第116-118页 |
8.4 开域吸收边界 | 第118-119页 |
8.5 入射波的加入 | 第119-120页 |
8.6 基于OpenMP 的WGTD 并行方法设计 | 第120-121页 |
8.7 数值结果 | 第121-123页 |
8.7.1 与FDTD 方法对比验证 | 第121-122页 |
8.7.2 粗糙面与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 | 第122-123页 |
8.8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