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抑制剂缬沙坦(Valsartan)治疗,观察视网膜ERK1/ERK2的变化,揭示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治疗机制。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糖尿病组、治疗组。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继以饮水中加入Valsartan进行治疗,于1、3、6个月时分别在三组大鼠中取相同的只数利用组织免疫化学方法检测ERK1/ERK2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40只建模大鼠中36只建模成功,建模成功率为90%;②建模成功的大鼠都表现出多饮、多尿、消瘦、体重不增的表现,有6只大鼠在3个月后出现白内障,有4只大鼠在喂养接近至6个月时死亡;③HE染色光镜下6个月大鼠后极部视网膜节细胞层细胞数明显减少,减少约61%(P<0.01),后极部视网膜明显变薄(P<0.01);④电镜观察,视网膜变薄,视杆细胞膜盘紊乱,血管基底膜增厚等表现;⑤正常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1个月大鼠视网膜中未见ERK1/ERK2的表达,糖尿病组视网膜组织中3个月时可见少量表达,ERK1/ERK2表达部位为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6个月时表达强阳性,部位表达不仅见于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色素上皮层也见表达。治疗组3个月时ERK1/ERK2微弱表达,6个月时少量表达,表达部位类似于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同正常组比较,ERK1/ERK2的表达在3、6个月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同糖尿病组比较在3、6个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视网膜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异常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程,AngⅡ是其效应分子;AngⅡ通过激活ERK1和ERK2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Valsartan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ERK1/ERK2的表达。因此,阻断RAS、AngⅡ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ERK1/ERK2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