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脏疾病血管钙化多因素关联性分析

终末期肾病论文 血管钙化论文 硝酸银染色论文 心脏彩超论文
论文详情
背景:心脑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高达60%,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其中因冠状动脉阻塞致死的发生率是常人的2-5倍,而血管钙化又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关联性因素。引起血管钙化的因素中除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因素,还有钙磷代谢、氧化应激等非传统因素。各因素之间互为因果,通过相同或不同的机制互相影响、互相叠加,进一步加速血管钙化及其他重要器官脏器的衰竭。充分认识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等的相关因素,加强对血管钙化的防治,对维持肾脏疾病患者生存年限,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的:终末期肾脏疾病血管钙化多因素关联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并需行上肢动静脉内瘘患者59例。于动静脉内瘘术中取桡动脉组织少许,分别进行HE染色、硝酸银(Von Kossa)染色,观察动脉钙化程度,并根据钙盐沉积情况分级。所得结果与一般资料、化验指标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进行LSD检验或Dunnett’s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偏态分布连续性计量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对血管钙化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法分析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59例患者中,重度钙化组9例(15.3%)、中度钙化组10例(16.9%)、轻度钙化组21例(35.6%),无钙化组19例(32.2%)。其中原发病因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共30例(50.8%),其次为糖尿病肾病7例(11.9%)、高血压肾病5例(8.5%)。其中男女比例为2.47:1,各钙化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年龄40-60岁为多,无钙化组与轻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分别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中度钙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长期吸烟史具有显著差异(P<0.01)。2、化验指标:4组间胆固醇、血磷、钙磷乘积、超敏C反应蛋白总体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4组间低密度脂蛋白(LDL-C)、纤维蛋白原、血钙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血肌酐、尿酸、尿蛋白定量、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钾、血钠、血氯、二氧化碳结合力、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T3、游离T4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检查结果:4组间主动脉根部内径、左室心肌重量、FS、EF有显著差异(P<0.01);4组间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内径、右室内径、左室后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E峰、A峰等值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关系:血管钙化程度与年龄、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磷、钙磷乘积、超敏C反应蛋白、主动脉根部内径(Arotic root dimension,AO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thickness,IVST)、左室心肌重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Dd)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尿酸、血钙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5)。有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血管钙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1、利用硝酸银(Von Kossa)钙化染色法对入选的ESRD患者的桡动脉组织行钙化染色后可见血管钙化的严重程度不一。2、ESRD患者的血管钙化受多因素影响,其中与年龄、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血磷、钙磷乘积等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等呈负相关。3、ESRD患者血管钙化程度的发生、发展伴随着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随着钙化程度加重,心脏改变主要变现为左室后壁厚度的增加、左室心肌重量的增加及相关心脏功能降低等。4、年龄是ESRD患者血管钙化程度的危险因素。
前言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引言第18-20页
第2章 综述第20-29页
    2.1 血管钙化评估方法第20-22页
        2.1.1 X 线检查第20-21页
        2.1.2 超声第21页
        2.1.3 TC 99m第21页
        2.1.4 EBCT第21页
        2.1.5 钙化染色法第21-22页
    2.2 慢性肾脏疾病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第22-29页
        2.2.1 年龄第22页
        2.2.2 透析相关因素第22-23页
        2.2.3 高磷血症第23-24页
        2.2.4 高钙血症第24页
        2.2.5 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第24-25页
        2.2.6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第25-26页
        2.2.7 骨相关蛋白第26-27页
        2.2.8 超敏 C-反应蛋白第27页
        2.2.9 尿微量白蛋白第27-28页
        2.2.10 脂质代谢紊乱第28-29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29-34页
    3.1 病例选择第29-30页
        3.1.1 诊断标准第29-30页
        3.1.2 排除标准第30页
    3.2 方法第30-33页
        3.2.1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第30-31页
        3.2.2 钙盐沉积状况评估第31-32页
        3.2.3 临床资料的收集第32-33页
    3.3 统计学处理第33-34页
第4章 结果第34-47页
    4.1 终末期肾病患者桡动脉血管钙化组织学特点第34-35页
    4.2 一般资料分析第35-38页
        4.2.1 59 患者钙化程度分布及肾脏疾病原发病类型分布研究第35-36页
        4.2.2 患者一般状况描述及与血管钙化程度相关性分析第36-38页
    4.3 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研究第38-43页
        4.3.1 肾功能指标比较及与血管钙化程度相关性分析第38页
        4.3.2 贫血情况比较第38-39页
        4.3.3 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及与血管钙化程度相关性分析第39-40页
        4.3.4 血清离子指标比较及与血管钙化程度相关分析第40-41页
        4.3.5 炎症指标比较及与血管钙化程度相关性分析第41-42页
        4.3.6 激素指标比较及与血管钙化程度相关分析第42-43页
    4.4 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比较第43-45页
    4.5 桡动脉钙化程度的危险因素第45-47页
第5章 讨论第47-57页
    5.1 59 例 ESRD 患者桡动脉钙化特点第47-48页
    5.2 59 例 ESRD 血管钙化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分析第48-49页
    5.3 59 例 ESRD 患者血管钙化程度与心脏结构改变第49-50页
    5.4 肾脏相关指标的特点及在血管钙化程中的作用第50-54页
        5.4.1 蛋白尿第50-51页
        5.4.2 肾脏毒素第51-54页
        5.4.3 慢性炎症状态第54页
    5.5 贫血第54页
    5.6 脂质代谢异常第54-55页
    5.7 纤维蛋白原第55页
    5.8 桡动脉钙化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第55-57页
第6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88984,这篇论文共65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9.5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2.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