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施肥种类与强度对农田土壤氮平衡及氮流失影响研究

施肥种类与强度论文 氮平衡论文 氮流失论文
论文详情
稻麦轮作是太湖地区最普遍的种植方式之一,高投入-高产出是太湖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特点。为定量评估20世纪80年代(1980s)和当前(2000s)的施肥种类与强度对农田土壤氮平衡及氮流失的影响,选取太湖典型农业区,通过田间控制试验再现太湖稻麦轮作区1980s和2000s的施肥种类与强度,对比研究了土壤氮在地表径流和渗漏水的分布和形态特征,结合流失量、降雨强度以及土壤养分、作物生物量及氮含量、雨水氮浓度的监测,对比研究了施肥种类与强度变化对农田土壤氮平衡及氮流失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在一个完整的稻麦轮作周期,2000s样地土壤氮盈余强度为134.0kg/ha,比1980s样地的100.9 kg/ha高32.8%.氮盈余主要发生在稻季,2000s样地和1980s样地氮盈余强度分别为116.1 kg/ha和107.3 kg/ha;而麦季2000s样地氮盈余强度仅为17.9kg/ha,1980s样地麦季氮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量为6.4 kg/ha。可见,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肥料种类由有机-无机肥混施转变为全施化肥,施肥强度增加59.4%的情况下,农田土壤氮盈余强度增加了32.8%,氮盈余主要发生在稻季。(2)两块样地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形态均以硝态氮为主。麦季,2000s样地地表径流总氮和硝态氮平均浓度分别为32.11 mg/L和19.64mg/L,分别比1980s样地增加了47.9%和40.6%;稻季,2000s样地地表径流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平均浓度分别为7.85mg/L、3.44 mg/L和2.03 mg/L,分别比1980s样地分别增加了160.7%、157.9%和193.5%。2000s样地地表径流硝态氮浓度占总氮浓度的比例均高于1980s样地,表明相比较有机-无机肥混施,全施化肥更容易导致硝态氮随地表径流流失。2000s样地麦季、稻季地表径流总氮、硝态氮流失强度均明显高于1980s样地。麦季,2000s样地地表径流总氮和硝态氮流失强度分别为8.7kg/ha和5.3kg/ha,分别比1980s样地增加了53.3%和48.2%;稻季,2000s样地地表径流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强度分别为3.3 kg/ha、1.4埏胁和0.8 kg/ha,分别比1980s样地增加了194.6%、187.8%和212.0%。可见,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施肥种类与强度与强度变化导致地表径流氮流失强度增加,流失的形态主要是硝态氮,并且造成硝态氮流失占总氮流失的比例增加,麦季发生地表径流流失的风险要高于稻季。(3)相比较1980s样地,2000s样地施肥种类与强度可明显提高不同深度渗漏水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麦季,2000s样地不同深度渗漏水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分别约为1980s样地的1.8~2.2倍、1.9~2.4倍和2.6~5.1倍,而稻季则分别为1.9~3.8倍、1.1~8.6倍和1.7~4.5倍。麦季,1980s和2000s两块样地渗漏水氮形态均以硝态氮为主,其所占总氮浓度百分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2.6%~84.8%和83.8%~91.0%,2000s样地略高于1980s样地,表明麦季期间肥料种类与强度变化容易导致土壤硝态氮的淋失,而长期累积的土壤硝态氮淋失,势必对地下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稻季,1980s和2000s两块样地渗漏水铵态氮浓度整体高于硝态氮浓度,其所占总氮浓度百分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1.1%~23.8%和9.6%~43.2%,整体来讲,2000s样地高于1980s样地,表明稻季期间肥料种类与强度的变化易于导致土壤铵态氮的淋失,而长期土壤铵态氮的流失会导致土壤肥力的降低。两块样地均表现为麦季的渗漏水氮浓度高于稻季。其中,1980s样地麦季不同深度渗漏水的总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分别约为稻季的14.4~25.6倍、63.2~120.0倍和1.4~2.6倍;而2000s样地则分别为13.2~26.3倍、17.5~146.0倍和0.1~1.2倍。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麦季发生土壤氮淋失的风险要远远高于稻季,麦季氮淋失的形态以硝态氮为主,而稻季氮淋失的形态以铵态氮为主。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6页
        1.3.1 土壤氮平衡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2 土壤氮流失研究进展第14-16页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1.4.1 研究目标第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材料第18-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26页
        2.2.1 农田控制试验及方案设计第18-20页
        2.2.2 农田土壤氮平衡模型第20-22页
        2.2.3 农田土壤地表氮径流监测设计第22-23页
        2.2.4 农田土壤氮淋失监测设计第23-24页
        2.2.5 其他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24-26页
第三章 施肥种类与强度对农田土壤氮平衡影响第26-42页
    3.1 地区尺度土壤氮平衡变化特征第26-30页
        3.1.1 常熟市农业区氮平衡总体特征第26-27页
        3.1.2 常熟农业区氮平衡时间变化特征第27-28页
        3.1.3 常熟市农业区氮平衡时间变化驱动因素分析第28-30页
    3.2 田间尺度土壤氮平衡变化特征第30-38页
        3.2.1 不同施肥种类与强度农田土壤氮输入、输出分析第30-36页
        3.2.2 不同施肥种类与强度农田土壤平衡对比分析第36-37页
        3.2.3 不同施肥种类与强度农田土壤氮盈余分析第37-38页
    3.3 不同尺度土壤氮盈余对比分析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2页
第四章 施肥种类与强度对农田土壤地表径流氮流失影响第42-58页
    4.1 麦季农田地表径流氮形态特征第42-48页
        4.1.1 麦季土壤地表径流总氮流失特征第43-44页
        4.1.2 麦季土壤地表径流硝态氮流失特征第44-46页
        4.1.3 麦季土壤地表径流铵态氮流失特征第46-48页
    4.2 稻季土壤不同形态氮地表径流流失特征第48-54页
        4.2.1 稻季土壤地表径流总氮流失特征第49-50页
        4.2.2 稻季土壤地表径流硝态氮流失特征第50-52页
        4.2.3 稻季土壤地表径流铵态氮流失特征第52-54页
    4.3 麦/稻季农田土壤地表径流不同形态氮流失对比分析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8页
第五章 施肥种类与强度对农田土壤渗漏水氮淋失影响第58-70页
    5.1 麦季土壤渗漏水氮淋失形态特征第58-63页
        5.1.1 麦季土壤渗漏水总氮淋失特征第58-60页
        5.1.2 麦季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淋失特征第60-61页
        5.1.3 麦季土壤渗漏水铵态氮淋失特征第61-63页
    5.2 稻季土壤渗漏水氮淋失形态特征第63-68页
        5.2.1 稻季土壤渗漏水总氮淋失特征第63-65页
        5.2.2 稻季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淋失特征第65-66页
        5.2.3 稻季土壤渗漏水铵态氮淋失特征第66-68页
    5.3 麦/稻季农田土壤渗漏水不同形态氮淋失对比分析第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4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创新点第71-72页
    6.3 存在问题及不足第72页
    6.4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致谢第82-84页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项目第84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946988,这篇论文共84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5.2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2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