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氧化锌纳米锥阵列的制备及其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ZnO纳米锥阵列论文 化学溶液法论文 纳米结构论文 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论文
论文详情
增强太阳电池对光的吸收以及促进光生载流子向外电路的传输,是提高光伏器件效率的两个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在薄膜太阳电池中引入纳米结构,能显著提高电池的光学性能,同时其光电转换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纳米结构的制备常面临成本高、工艺复杂、面积小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成本低廉且操作简便的方法制备了较大面积的氧化锌(ZnO)纳米锥阵列,并将该结构作为衬底,应用于单结非晶硅薄膜电池中。本文首先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玻璃表面制备ZnO:Al (AZO)薄膜,将其作为种子层,随后使用溶液法在上述种子层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探索Zn(NO3)2/HMT与Zn(Ac)2/HMT两种生长液体系中溶液浓度及1,3-丙二胺、NaCl两种添加剂对ZnO纳米阵列形貌的影响;鉴于种子层在ZnO生长过程中起到降低成核能的重要作用,通过种子层的腐蚀调节了ZnO纳米阵列的间距;另外,为了提高ZnO纳米阵列的界面性能,在其表面溅射了一层AZO薄膜,从而对其形貌进行改进,制备出了ZnO纳米锥阵列结构。将改进后的ZnO纳米阵列应用于p-i-n与n-i-p两种结构的单结非晶硅薄膜电池中。为了比较,利用相同条件沉积吸收层材料,制备平面结构电池。结果表明,三维p-i-n非晶硅薄膜电池短路电流达到15.43mA/cm2,较平面电池高21%,电池的效率达到7.03%,较平面电池高9.16%。对于n-i-p非晶硅薄膜电池,三维电池短路电流达到12.19mA/cm2,电池效率达到5.47%,相对平面电池分别提高36.97%和32.77%。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引言第9-11页
    1.2 薄膜电池的陷光结构研究第11-12页
        1.2.1 传统绒面陷光结构第11-12页
        1.2.2 三维纳米陷光结构第12页
    1.3 ZnO 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第12-14页
        1.3.1 ZnO 的晶体结构第12-13页
        1.3.2 ZnO 的光学性能第13页
        1.3.3 ZnO 的电学性质第13-14页
    1.4 ZnO 纳米阵列生长机理第14-15页
        1.4.1 ZnO 晶体的成核第14-15页
        1.4.2 ZnO 晶体的生长第15页
    1.5 ZnO 纳米阵列的制备第15-17页
        1.5.1 ZnO 种子层的制备方法第15-16页
        1.5.2 ZnO 纳米阵列的生长方法第16-17页
    1.6 ZnO 纳米阵列形貌的调控第17-21页
        1.6.1 直径的调控第17-18页
        1.6.2 高度的调控第18页
        1.6.3 形状的调控第18页
        1.6.4 间距的调控第18-20页
        1.6.5 取向的调控第20-21页
    1.7 ZnO 纳米结构在薄膜电池中的应用第21页
    1.8 本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主要实验装置与表征方法第22-25页
    2.1 主要实验装置第22-23页
        2.1.1 磁控溅射第22页
        2.1.2 化学气相沉积第22页
        2.1.3 反应热蒸发第22-23页
    2.2 表征方法第23-25页
        2.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第23页
        2.2.2 原子力显微镜(AFM)第23页
        2.2.3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第23页
        2.2.4 太阳模拟光源第23-24页
        2.2.5 光谱响应测试系统第24-25页
第三章 溶液法生长 ZnO 纳米棒的研究第25-40页
    3.1 不同生长条件对 ZnO 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第25-35页
        3.1.1 生长液浓度对 ZnO 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第25-30页
        3.1.2 1,3-丙二胺添加剂对 ZnO 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第30-33页
        3.1.3 NaCl 添加剂对 ZnO 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第33-35页
    3.2 ZnO 种子层衬底的腐蚀对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第35-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ZnO 纳米结构在非晶硅薄膜电池中的应用第40-54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p-i-n 型单结非晶硅薄膜电池第41-48页
        4.2.1 实验第41-42页
        4.2.2 结果和讨论第42-48页
    4.3 n-i-p 型单结非晶硅薄膜电池第48-53页
        4.3.1 实验第48-49页
        4.3.2 结果和讨论第49-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硕士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646089,这篇论文共62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18.6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1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