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麦草染色质向小麦中转移及小麦—偃麦草抗性新种质的鉴定

偃麦草论文 分子标记论文 双二倍体论文 抗性代换系论文 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论文
论文详情
偃麦草属(Thinopyrum)是小麦属的近缘属,属于小麦第三级基因源,它具有耐寒、耐旱、抗倒伏、抗小麦黄矮病和免疫小麦三锈(条锈、叶锈和秆锈)等特性,是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宝贵资源。该属中的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42,基因组为EeEeEbEbStSt或JJJsJsStSt)和长穗偃麦草(Th. elongatum,2n=14,基因组为EeEe)均免疫或高抗小麦多种病害,是人们在小麦改良中利用最广泛的两个物种。人们已经通过染色体工程的方法,将这两个物种基因组中的Bdv2、Lr19、Sr26、Cmc2和Wsm1等优良基因转入到小麦背景中,创制了一批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等优质资源。然而,目前能够检测小麦背景中偃麦草染色质的分子标记还很少,尚需更多的创新小偃麦新种质以满足现代小麦抗病、高产和优质育种的需求。本研究以分子染色体工程方法以偃麦草属优异基因向小麦中转移为目的,开展了偃麦草E染色体(臂)与St染色体(臂)的分子标记筛选和新型小麦-偃麦草渐渗系的鉴定工作。建立的分子标记可快速有效地鉴定小麦-偃麦草渐渗系中的E染色体(臂)与St染色体(臂)。鉴定出的抗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新型小麦-偃麦草双二倍体和代换系等材料为小麦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偃麦草E染色体(臂)与St染色体(臂)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1)利用第1到第7同源群的258对EST-SSR引物、46对PLUG引物和30对STS引物对中国春和长穗偃麦草以及一套中国春-长穗偃麦草附加系进行筛选,结果发现,37对EST-SSR引物、5对PLUG引物以及1对STS引物可以在中国春和长穗偃麦草中扩增出多态性,并且这些多态性带都可被定位在长穗偃麦草单染色体(臂),这些多态性带可作为分子标记用来检测小麦背景中的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臂)。(2)利用第1到第7同源群EST-SSR和PLUG引物对中国春、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46对EST-SSR引物和39对PLUG引物可以同时在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说明这些多态性带来自St染色体。利用筛选出的这些引物对含有St染色体组的物种、St染色体代换系及其杂交后代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含St染色体的材料均能扩增出相应的多态性条带,表明这些多态性带可以用作标记检测并追踪小麦背景中的St染色体(臂)。(3)通过对获得的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发现小麦D染色体组与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之间遗传距离小于A、B染色体组,并且中间偃麦草E染色体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重排现象频繁发生。2.小麦-茸毛偃麦草新型部分双二倍体分子细胞学及抗病性鉴定:(1)对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进行C带和原位杂交分析,结果显示,茸毛偃麦草C带带纹较少,较难用于染色体的鉴别。而原位杂交显示材料1520-1的染色体组为42W+8J+6St(W为小麦染色体),1508-2-1的染色体组为42W+6St+4Js+2J,Y69的染色体组为40W+4St+4J+2Js+2St/D,Y70的染色体组为42W+4St+4Js+2St/Js,L451-3-1的染色体组为40W+8St/Js+4St+2T(T为端体)。(2)应用建立的E和St染色体1-7同源群分子标记对上述材料进行PCR扩增,初步判定1520-1中的J染色体分别来自第4、5、6和7同源群,而其中的St染色体来自第5、6和7同源群。1508-2-1中的J染色体来自第4同源群,St染色体来自第3、6和7同源群,而其中的Js染色体则来自第5和6同源群。Y69中的St染色体来自于第2、4同源群,J染色体来自于第3、7同源群,Js染色体来自于第5同源群,St与D易位染色体来自于第5同源群。Y70中的St染色体来自于第5、7同源群,Js来自于第4、6同源群,St与Js的易位染色体来自于第三同源群。L451-3-1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具有多条Js与St之间的重组染色体。(3)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鉴定分析发现,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为1520-1、1508-2-1、Y70、L451-3-1为高抗条锈病,L451-3-1为高抗白粉病;1520-1、1508-2-1、Y70、Y69、L451-3-1均为高抗赤霉病,这些部分双二倍体材料相关抗性转移工作正在进行中。3.小麦-偃麦草抗性代换系鉴定:(1)1St(1D)代换系AS1677的鉴定:利用分子标记、种子蛋白凝胶电泳、顺序吉姆萨C分带-原位杂交和条锈病、白粉病调查相结合的手段对小麦-茸毛偃麦草杂交后代AS1677进行筛选与鉴定。苗期和成株期鉴定分析发现,AS1677的高抗条锈病、白粉病。顺序吉姆萨C带-原位杂交分析表明AS1677携带一对St染色体。用建立的分子标记对AS1677、中国春、茸毛偃麦草、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AS1677中的St染色体属于第一同源群即为1St。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析结果显示AS1677缺失了染色体1D编码的特征蛋白带,同时,用小麦D组特异探针pAs1对AS1677进行原位杂交的结果也显示1D染色体丢失。因此,AS1677为新型的1St(1D)兼抗型小偃麦代换系。(2)6Js(6B)代换系X005的鉴定:利用分子标记、顺序吉姆萨C分带-原位杂交和条锈病调查相结合的手段对小麦-彭提卡偃麦草杂交后代进行筛选与鉴定。条锈病鉴定分析发现编号为X005的材料高抗条锈病。用顺序吉姆萨C分带-原位杂交对7430,X005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430,X005缺失了小麦的6B染色体组,同时携带了Js染色体。用建立的分子标记对X005、中国春、7430和中间偃麦草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X005中的Js染色体来自于亲本7430,属于第6同源群即为6Js,同时PCR结果也显示了X005中6B染色体的丢失。因此,X005为6Js(6B)兼抗性小偃麦代换系。4.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渐渗系鉴定遗传分析:利用抗白粉病的1St(1D)代换系与感白粉病的绵阳11进行杂交,获得了抗小麦白粉病的F1杂交种,自交获得F2和F3分离群体。对500个F3单株进行了白粉病抗性调查,结果显示,400个植株白粉病抗性出现分离,抗感植株数分别为296 : 104,分离比例约为3 : 1,推测白粉病抗性来自于茸毛偃麦草1St染色体,由1个显性基因控制。对F2及F3进行了分子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F2群体细胞学不稳定,染色体数目变异大,端体较多;F3群体中染色体数目变异仍然较大,有单端体、双端体、短染色体(片段)以及等臂染色体等现象存在,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断裂、删除和易位等现象。应用SSR、EST-SSR、STS及PLUG引物对F3群体进行调查,结果发现,F3群体中存在3种外源染色体类型:1StS/W(W为小麦染色体)和1StL/W易位系、1StS和1StL端体系、1StS片段和1StL片段渗入系。原位杂交分析证实了1St/1D易位系的存在。同时,大量的分子标记结果与醇溶蛋白,谷蛋白结果显示,F3部分后代材料中存在D组染色体端部删除现象,为筛选小片段易位系和小麦删除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对上述抗白粉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的精确鉴定以及对抗白粉病新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工作正在进行中。综上,本文对偃麦草E染色体(臂)与St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进行了开发和挖掘,获得了一大批可用于检测偃麦草物种染色体组的新标记,分子标记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偃麦草染色体组的大量重组现象,易于产生优异基因作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可持续应用的基因源。从大批小偃材料中鉴定出了5个新型小麦-茸毛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对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有优异抗性。从52个小麦-茸毛偃麦草后代和45个小麦-彭提卡偃麦草后代中分别鉴定出新型代换系AS1677和X005,其中AS1677抗条锈病和白粉病;X005抗条锈病。从小麦-茸毛偃麦草代换系1St(1D)/绵阳11杂交组合里初步鉴定出抗小麦白粉病的1StS/W(W为小麦染色体)和1StL/W易位系。上述分子标记可以用于小麦辅助育种,鉴定出的抗病新材料可作为中间基因源用于小麦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2页
    1.1 小麦外源种质导入小麦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 导入到小麦背景中的外源染色质的检测第17-19页
        1.2.1 形态学、细胞学标记在检测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质的应用第17-18页
        1.2.2 生化标记与原位杂交技术在检测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质的应用第18页
        1.2.3 分子标记在检测小麦背景中外源染色质的应用第18-19页
    1.3 偃麦草资源及其应用概述第19-22页
        1.3.1 中间偃麦草分类、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第19-20页
        1.3.2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组成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3.3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优良基因向小麦转移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第二章 中间偃麦草E 和St 染色体(臂)分子标记的建立第22-45页
    2.1 概述第22-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28页
        2.2.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2.2 DNA 的提取第24-25页
        2.2.3 PCR 反应程序第25页
        2.2.4 非变性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第25-26页
        2.2.5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第26-27页
        2.2.6 原位杂交分析第27-2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8-41页
        2.3.1 中间偃麦草E 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的建立第28-33页
        2.3.2 中间偃麦草St 染色体(臂)特异分子标记的建立第33-41页
    2.4 讨论第41-45页
        2.4.1 中间偃麦草单染色体(臂)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应用前景第41-42页
        2.4.2 中间偃麦草E 染色体组的进化第42-43页
        2.4.3 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组与小麦染色体组的同源关系研究第43-45页
第三章 多抗性小麦-偃麦草新型(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第45-65页
    3.1 概述第45-4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6-52页
        3.2.1 试验材料第46页
        3.2.2 吉姆萨C 分带第46-47页
        3.2.3 原位杂交分析第47页
        3.2.4 PCR 扩增与分析第47-50页
        3.2.5 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分析第50-51页
        3.2.6 形态学分析第51页
        3.2.7 白粉病、条锈病及赤霉病抗病性鉴定第51-5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52-62页
        3.3.1 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白粉病、条锈病及赤霉病抗性鉴定第52-55页
        3.3.2 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形态学、细胞学以及生化标记鉴定第55-59页
        3.3.3 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染色体组鉴定第59-62页
    3.4 讨论第62-65页
        3.4.1 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染色体中的重组关系第62-63页
        3.4.2 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与小麦染色体的重组关系第63-65页
第四章 抗条锈病的小麦-偃麦草代换系1St (1D)和6J~s (68)的鉴定第65-77页
    4.1 概述第65-66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4.2.1 试验材料第66页
        4.2.2 吉姆萨C 分带第66页
        4.2.3 原位杂交分析第66页
        4.2.4 PCR 扩增与分析第66页
        4.2.5 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分析第66页
        4.2.6 材料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病性鉴定第66-6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7-74页
        4.3.1 小麦-偃麦草1St(1D)代换系的鉴定第67-70页
        4.3.2 小麦-偃麦草6J~s(6B)代换系的鉴定第70-73页
        4.3.3 小麦-偃麦草代换系抗病性分析鉴定第73-74页
    4.4 讨论第74-77页
        4.4.1 小麦-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染色体向小麦的传递第74-75页
        4.4.2 小麦-偃麦草抗病新种质的创制及其利用价值第75-77页
第五章 小麦-中间偃麦草染色体渐渗系的初步鉴定与遗传分析第77-93页
    5.1 概述第77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7-79页
        5.2.1 试验材料第77-78页
        5.2.2 细胞计数分析第78页
        5.2.3 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分析第78页
        5.2.4 白粉病、条锈病抗性分析第78页
        5.2.5 渐渗系籽粒数和千粒重的统计第78-79页
        5.2.6 PCR 扩增与分析第79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79-90页
        5.3.1 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中存在类型的多样性第79页
        5.3.2 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的分子细胞学筛选与初步鉴定第79-83页
        5.3.3 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的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调查第83-87页
        5.3.4 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的籽粒数和千粒重的统计结果第87-90页
    5.4 讨论第90-93页
        5.4.1 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的初步筛选及意义第90-91页
        5.4.2 中间偃麦草 1St 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传递规律第91-92页
        5.4.3 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籽粒数、千粒重与 1St 和 1D 染色体的关 联性分析第92-93页
第六章 结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109-11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542590,这篇论文共11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33.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55.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