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认知研究

汉语儿童语言论文 组块分析法论文 认知论文 语言意识形成期论文 范畴关系确立期论文
论文详情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研究领域。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各个要素进行横向分类研究,包括对语音、词汇(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句法等的发展进行独立描写。这种方法对儿童语言的发展的微观过程描写得很充分,但对儿童语言的整体发展过程未能进行宏观层面的解释。本文试图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进行宏观纵向描写,从认知的角度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研究路径上,本研究采用群案纵向研究的研究路径,将作者收集的3个儿童语料、从31种公开出版的文献中收集的语料以及CHILDS中的汉语儿童语料整理成一个总语料库;按0.5岁为年龄段间隔,将1-5岁分为8个年龄段;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8个年龄段各抽取100条语料组成分析用语料库;并用本研究建立的一套新的语料分析方法—组块分析法对分析用语料库进行组块分析,得到了儿童语言发展的量化特征。以从组块分析得到的定量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定性分析,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性进行了研究,发现0-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可以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言。从汉语儿童语言各要素发展研究、汉语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研究两个方面对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由与意义、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语料库的建立与语料分析。介绍了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与语料库的构成;并构建了一种新的语料分析方法:组块分析法;详细说明了组块分析法的理论基础以及操作原则和方法;汇总了对8个年龄段抽样语料的组块分析结果。第三章:儿童语言发展各阶段的量化特征。基于组块分析的结果,对儿童语言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统计分析与图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岁汉语儿童语言发展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分水岭。3岁以前,各个年龄段之间的语言发展指标呈显著差异,儿童语言处于快速发展期;而3岁以后,各个年龄段之间的语言发展指标差异不显著,儿童语言处于稳定发展期。在接下来的三章里,对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定性分析。第四章:语言意识形成期。本文认为,从婴儿语言的认知发展过程来看,0-12月龄婴儿处于语言意识形成期。根据婴儿的语言心理状态和外显副语言行为特征,这一阶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小的阶段:无语言意识期、语言意识萌芽期、语言意识确立期(沉默期)。儿童语言发展此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成音物共现象征化联结机制的发展,从而完成初始范畴及意义(词及其意义)在大脑中的表征过程。第五章:范畴关系确立期。在1:0-3:0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跨度较小,以范畴为主;到本阶段的后期,跨度逐渐扩大到简单的事件。儿童语言发展处于范畴关系确立期。在此阶段的初期,1:0-1:9月龄期间,儿童习得的范畴呈现显著的离散性,处于独立范畴外显期;大致上从1:9月龄开始,儿童开始建立范畴间的关系网络,进入范畴网络化期。在本阶段末期,儿童形成句法构建能力。本文提出了儿童句法结构产生的句法映射理论,认为儿童的句法构建过程是客观事件中各个范畴的自然顺序在语言中的自然排序过程,是范畴象征化过程的自然延伸和扩展。在1-3岁期间,动作的语言功能相对弱化,动作从主要的表意手段逐步弱化为与语言并驾齐驱的辅助性手段。第六章:事件域关系扩展期。从3岁起,儿童的语言逐步成为主要的表意手段,动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过程中都退居次要地位。随着动作的逐步内化,儿童的元语言学习能力也快速发展起来,使得儿童的汉语学习效率出现质的飞跃。同时,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增强,认知跨度增大,从范畴域扩大到事件域。儿童语言的发展进入事件域关系扩展期。此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体现在几个方面:词汇在词汇量、词义理解和灵活运用多方面发展;句法结构复杂化、严谨化;发展出多种语用能力;形成语篇能力;儿童语言表达的内容从朴素世界向科学世界转向。第七章:余论。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对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论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语音语料收集不够全面、所引用的语料存在转录不够规范的问题;从公开文献中收集的语料大多缺乏足够的语境和被试的语言发展背景状况,对儿童语言的认知发展过程的揭示作用有一定的限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包括:儿童语误的科学界定;儿童对语言构成要素的离析能力的发展过程和确定方法。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1-15页
表目录第15-17页
图目录第17-18页
第一章 导言第18-26页
    1.1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现状第18-22页
        1.1.1 汉语儿童语言各要素发展研究第18-21页
        1.1.2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阶段研究第21-22页
    1.2 本研究的意义第22-24页
    1.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5页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25-26页
第二章 语料库的建立与语料分析第26-50页
    2.1 语料库的建立第26-30页
        2.1.1 语料来源第26-27页
        2.1.2 语料整理第27-28页
        2.1.3 总语料库的建立第28-29页
        2.1.4 分析用语料的抽取及分析用语料库的建立第29-30页
    2.2 语料分析方法—组块分析法第30-48页
        2.2.1 提出组块分析法的背景和基础第30-31页
        2.2.2 组块的语言学与生物学证据第31-34页
        2.2.3 语言组块的概念第34-36页
        2.2.4 语言组块的特性第36-37页
        2.2.5 语言组块的种类第37-43页
        2.2.6 组块分析的原则和方法第43-48页
    2.3 语料分析结果第48-50页
第三章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性量化特征第50-68页
    3.1 组块的总体发展状况第50-54页
        3.1.1 组块总数的发展情况分析第50-51页
        3.1.2 不同类型组块的发展状况第51-53页
        3.1.3 组块发展的相关性分析第53-54页
    3.2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统计分析第54-65页
        3.2.1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性的单因素统计分析第54-59页
        3.2.2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性的多因素统计分析第59-65页
    3.3 语言发展指标的发展趋势对比分析第65-67页
    3.4 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语言意识形成期第68-87页
    4.1 无语言意识期第69-72页
        4.1.1 发声概况第69页
        4.1.2 发声类别第69-71页
        4.1.3 本阶段婴儿发声在语言发展中的意义第71-72页
    4.2 语言意识萌芽期第72-79页
        4.2.1 发声概况第72-73页
        4.2.2 婴儿外显副语言行为特征第73-75页
        4.2.3 语言意识发展的心理基础第75-77页
        4.2.4 婴儿发声状况研究的语言学意义第77-79页
    4.3 沉默期:语言意识确立期第79-85页
        4.3.1 沉默期儿童的发声行为特征第80-81页
        4.3.2 "沉默"的心理机制与象征化联结机制第81-84页
        4.3.3 沉默期理论对教学的意义第84-85页
    4.4 语言意识发展的重要性第85-87页
第五章 范畴关系确立期第87-116页
    5.1 语音的发展特征第87-91页
        5.1.1 音位缺失与不完善第88-89页
        5.1.2 语音串分解错误第89-90页
        5.1.3 超音段语音成分的习得第90页
        5.1.4 语音串辨别超前性第90-91页
        5.1.5 自主造词现象第91页
    5.2 范畴独立外显期第91-97页
        5.2.1 语义模糊性第92-93页
        5.2.2 语境依赖性第93页
        5.2.3 范畴专指化与泛指化第93-95页
        5.2.4 音义误联现象第95-97页
    5.3 范畴网络化期第97-108页
        5.3.1 语言自主性第98-101页
        5.3.2 范畴内涵的扩展第101-105页
        5.3.3 范畴网络化:以代词的习得为例第105-108页
    5.4 儿童语言策略的发展第108-113页
        5.4.1 生疏范畴回避策略第108-109页
        5.4.2 替换策略第109-110页
        5.4.3 猜测策略第110-111页
        5.4.4 句法扩展策略第111-113页
    5.5 动作的作用第113-116页
        5.5.1 标引功能第114-115页
        5.5.2 标签功能第115-116页
第六章 事件域关系扩展期第116-137页
    6.1 语言发展总特征第116-120页
        6.1.1 语音发展状况第116-117页
        6.1.2 元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第117-118页
        6.1.3 表达内容从朴素世界向科学世界的转向第118页
        6.1.4 语言错误状况第118-120页
    6.2 词汇的发展第120-123页
        6.2.1 词汇量迅速增加第120-121页
        6.2.2 词义理解的逐步深化第121-122页
        6.2.3 词语的灵活运用与创造第122-123页
    6.3 句法的发展第123-128页
        6.3.1 句法成分总体增多第124页
        6.3.2 修饰成分比例增加第124-125页
        6.3.3 句法结构的复杂化第125-126页
        6.3.4 句法结构的严谨化第126-128页
    6.4 语用能力的发展第128-130页
        6.4.1 通过语言手段表达额外的语义第128-129页
        6.4.2 比喻能力的发展第129页
        6.4.3 理解会话含义的能力第129-130页
    6.5 语篇能力的发展第130-131页
        6.5.1 个人生活故事语篇第130页
        6.5.2 想象故事语篇第130-131页
        6.5.3 脚本语篇第131页
    6.6 本阶段语言发展的心理基础:动作及其他范畴的内化第131-137页
        6.6.1 动作作用的变化第131-132页
        6.6.2 动作内化第132-133页
        6.6.3 动作内化的心理过程及其机制第133-134页
        6.6.4 句法的内化第134-136页
        6.6.5 内化的作用第136-137页
第七章 余论第137-142页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37-139页
    7.2 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第139-140页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40-141页
    7.4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59页
附录一 语料来源文献目录第159-161页
附录二 组块分析原始数据一览表第161-2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第220-221页
致谢第221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967793,这篇论文共221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66.3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110.5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