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植被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模式

水土保持论文 桐柏大别山区论文 生态退化论文 驱动因子论文
论文详情
论文以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理信息学、生态学、森林资源管理学和水土保持学理论与方法,采用水土保持“3S”信息监测与地面监测、森林植被资源清查、植物群落样地调查、水土保持功能试验观测和社会访问调查等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植被退化机制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的研究。旨在阐明人为干扰下的植被退化类型及其结构与功能退化特征,揭示生态退化驱动机制与生态修复限制因子,进行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提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与关键技术。为流域管理机构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与规划依据。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1)桐柏大别山区森林植被资源结构格局特征①大别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为32.33%,但存在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和新县、光山县、罗山县的森林覆盖率较高。②大别山区有林地林种结构中,六安市用材林已成为面积比例最高第一大林种,占有林地的53.5%,而薪炭林资源却很少,占有林地的0.02%。由此可能产生的林地水土流问题不容忽视。③虽然大别山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但防护林资源面积依然较低,土地覆盖率仅9.7%,占有林地的28.1%;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资源偏少,两者土地覆盖率仅9.4%,占有林地的27.2%。总体的水土保持植被资源仍然不足。④尽管桐柏大别山区经济林面积比例不是很高,占有林地的16.7%,但坡地水力与重力梯度较大,在缺乏必要水土保持工程和耕作措施的区域,林地生态退化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⑤大别桐柏山区的森林资源中,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比例很大,占有林地的51%和37%%,但近熟林和成熟林较少,只占有林地的9.5%和2.5%,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脆弱。(2)典型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文功能退化特征①针对淮河流域大别山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的需求,提出在不同人为活动干扰下,山地丘陵区产生12种典型的植被退化类型;包括5种群落退化(逆向演替)类型和7种群落恢复(正向演替)类型。②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主要取决于人为活动的干扰方式,不同干扰方式及其强度下,植物群落结构的退化或恢复特征都比较明显。在各种不合理的人为生产活动的强度干扰下,以顺坡耕作农田和经济林地的植被退化较严重,其次是樵采或放牧林地的植被退化。而封禁保护措施明显改善植物群落结构,例如实施生态林禁牧禁伐后,林地草本层盖度增加17.7倍,物种丰富度增加了52%,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了5倍。③大别山植物群落的水文生态功能,受人为干扰方式的影响较大,在不同的人为活动干扰方式(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强度和频度作用下,各种植物群落水文功能具有明显不同的退化特点。林地樵采放牧、顺坡农田耕作及坡地经济林耕作群落的土壤容重分别达到1.71、1.70、1.65g/cm~3;土壤分形维数分别为2.420、1.998、2.230;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5.75%、7.5%、8.15%。④植物群落数量指标和水文指标之间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均在0.72以上;群落总郁闭度与枯落物持水量和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分形维数和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强,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858和0.693。(3)桐柏大别山区生态脆弱性与生态退化驱动力①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生态脆弱性,以经济林地和耕地最高,残疏林地的次之,灌木林地和草地为一般,有林地最低为潜在脆弱。②在土壤侵蚀影响因素中,人为因子是第一位的,而自然因子的驱动作用处于第二位;在影响区域土壤侵蚀的11个自然与人为因子中,“人均经济林面积”、“农村薪柴比例”、“人均粮食产量”和“年均降雨量”是名列前4位的主导驱动因子。③人为活动不合理的强度干扰破坏是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经济林开发、耕地垦殖、樵采放牧是生态退化的主导驱动力。(4)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①依据桐柏大别山区生态退化的主导驱动因子以及生态修复限制因子,提出了由海拔高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类型)和地面坡度因子组成的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指标体系。②在桐柏大别山区,按海拔高度因子划分为3个区域等级,分别是中山区(1001~1800m)、低山区(501~1000m)和丘陵区(101~500m);按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类型划分为6个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分别是水源生态林地、一般生态林地、经济林地、耕地、灌草地、裸岩地;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中的一般生态林地、山坡经济林地和山坡耕地,按地面坡度大于25度和小于25度划分为2个等级区域。③针对桐柏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究目标和实际需求,构建由海拔高度、土地覆被类型、地面坡度共3个评价指标分级组合而成的27个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单元体系,划分“适宜”、“暂不适宜”和“不适宜”3个生态修复适宜性等级,提出16个生态修复适宜性类型及其分区。(5)桐柏大别山区生态修复模式与关键技术①针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践的实际需求,将山地丘陵区划分出生态林草植被封禁、樵采与放牧林草地、农田垦殖坡耕地、经济林开发坡地4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类型。②依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内涵和外延和生态修复适宜性分区,提出桐柏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2类“属性模式”、4类“区域模式”和12项“技术模式”,并提出各种技术模式的关键技术措施。
中文摘要第9-12页
英文摘要第12-14页
1. 引言第15-29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1.2 生态修复研究进展与现状第17-26页
        1.2.1 生态退化与生态修复机理第17-19页
        1.2.2 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及其评价第19-21页
        1.2.3 植被演替理论与研究方法第21-25页
            1.2.3.1 群落演替理论的发展第23-24页
            1.2.3.2 植被(群落)演替研究方法第24-25页
        1.2.4 生态修复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第25-26页
    1.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第26-29页
        1.3.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与实质第26-27页
            1.3.1.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第26页
            1.3.1.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质第26-27页
        1.3.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内涵与外延第27-29页
            1.3.2.1 广义与狭义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第27-28页
            1.3.2.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内涵与外延第28页
            1.3.2.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及内涵与外延的概化第28-2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9-42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9-31页
        2.1.1 研究范围第29页
        2.1.2 研究区概况第29-31页
    2.2 研究方法第31-42页
        2.2.1 森林植被资源结构研究第31-32页
            2.2.1.1 研究区域确定第31-32页
            2.2.1.2 资料收集途径第32页
            2.2.1.3 数据提取计算第32页
            2.2.1.4 数据分析方法第32页
        2.2.2 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文功能研究第32-37页
            2.2.2.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指标第32-34页
            2.2.2.2 植物群落水文功能指标第34-36页
            2.2.2.3 植物群落演替类型划分第36-37页
        2.2.3 生态脆弱性评价及生态退化机制研究第37-41页
            2.2.3.1 山地丘陵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第37-40页
            2.2.3.2 山地丘陵区生态退化驱动力第40-41页
        2.2.4 生态修复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第41-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151页
    3.1 桐柏大别山区森林植被资源结构特征第42-58页
        3.1.1 林地资源数量与组成特征第42-53页
            3.1.1.1 森林资源数量与分布特征第42-44页
            3.1.1.2 大别山区林地资源组成结构特征第44-48页
            3.1.1.3 大别山区有林地(林种)资源结构特征第48-53页
        3.1.2 大别山区森林植被林龄结构特征第53-58页
            3.1.2.1 主要林种总体的林龄结构特征第53-54页
            3.1.2.2 不同林种的林龄结构特征第54-58页
    3.2 典型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文功能研究第58-82页
        3.2.1 大别山区植被数量特征第58-69页
            3.2.1.1 不同干扰方式下退化植被的数量特征第58-63页
            3.2.1.2 桐柏大别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数量特征第63-69页
        3.2.2 不同演替植物群落水文功能变化特征第69-77页
            3.2.2.1 植被退化演替状态下不同群落的水文功能第70-74页
            3.2.2.2 植被恢复状态下不同群落的水文功能第74-75页
            3.2.2.3 不同演替状态下植物群落水文功能的退化特点第75-77页
        3.2.3 人为干扰下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文功能相关特征第77-82页
            3.2.3.1 人为干扰下群落结构与水文功能特征分析第77-79页
            3.2.3.2 典型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文功能的相关性第79-82页
    3.3 生态脆弱性评价及生态退化驱动因子第82-94页
        3.3.1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与生态脆弱性评价第82-86页
            3.3.1.1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第82-83页
            3.3.1.2 评价指标权重排序第83-84页
            3.3.1.3 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生态脆弱性分析评价第84-86页
        3.3.2 山地丘陵区生态退化机制与驱动力第86-94页
            3.3.2.1 驱动力指标筛选结果与分析第86-87页
            3.3.2.2 桐柏大别山区生态退化驱动力第87-94页
    3.4 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第94-113页
        3.4.1 适宜性评价研究思路与原则第94-97页
            3.4.1.1 适宜性评价研究思路与依据第94-95页
            3.4.1.2 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第95-97页
        3.4.2 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指标及其分级第97-103页
            3.4.2.1 评价指标综合分析与筛选第97-99页
            3.4.2.2 评价指标因子分级与评价第99-103页
        3.4.3 桐柏大别山区生态修复适宜性等级评价第103-104页
        3.4.4 桐柏大别山区生态修复适宜性等级分区第104-105页
        3.4.5 生态修复适宜性区域格局及其措施第105-113页
            3.4.5.1 区域水土流失特征分析第105-108页
            3.4.5.2 区域特点与存在问题第108页
            3.4.5.3 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第108页
            3.4.5.4 生态修复适宜性分区与措施第108-113页
    3.5 山地丘陵区生态修复模式与关键技术第113-151页
        3.5.1 生态修复区域类型与生态修复技术模式第113-114页
            3.5.1.1 生态修复区域类型第113页
            3.5.1.2 生态修复模式类型第113-114页
        3.5.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基本——中远山区生态林草封禁保护与促进恢复模式第114-124页
        3.5.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保障/间接技术模式第124-151页
            3.5.3.1 低山丘陵区经济林高效栽培与水保耕作模式第124-131页
            3.5.3.2 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农林复合与水保耕作模式第131-141页
            3.5.3.3 低山丘陵区农村能源开发与畜牧草栽培模式第141-151页
4. 结论第151-162页
    4.1 森林植被资源结构格局特征第151-152页
    4.2 植物群落结构与水文功能退化特征第152-157页
    4.3 生态脆弱性与生态退化驱动力评价第157-158页
    4.4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第158-159页
    4.5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与关键技术第159-162页
5. 讨论第162-167页
    5.1 植被退化问题与生态修复第162-164页
    5.2 森林资源结构问题与生态修复第164-166页
    5.3 水土流失机制问题与生态修复第166-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9页
致谢第179-1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80页
论文购买
论文编号ABS2244096,这篇论文共180页
会员购买按0.30元/页下载,共需支付54
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更优惠充值送钱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90
只需这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相关论文

点击收藏 | 在线购卡 | 站内搜索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艾博士论文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申明:本文摘要目录由会员***投稿,艾博士论文编辑,如作者需要删除论文目录请通过QQ告知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